做艾灸用李时珍养生堂的古方灸,有什么反应才是好的情况?

如题所述

用古方灸艾灸以后一般会出现以下情况,可以对照分析自己的身体情况:
(1)艾灸时全身或半身出汗,此为多虚,属邪毒外排现象,2-5 次施灸后可缓解;
(2)艾灸时痒多为风(经常受风邪、血燥引起的,跟肺有关);
(3)艾灸时身体抖动,多为肝经问题,属于经络不通畅的原因:①施灸时未放松;②经络不畅通;
(4)艾灸时腿、肩颈、脚等冒风或凉气,为寒气风邪外排的原因;
(5)艾灸时热量可达腹内或下肢,为好转表现;
(6)艾灸后有水泡,古称灸花,为湿气或其它毒素外排的表现,小的无需处理,大的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浓液引流减压,注意之后的包扎及避免感染;
(7)艾灸后局部起红疹,多在艾灸完 2-3 天后出现,多数属湿气外排的好转反应,可饮用清热祛火茶;
(8)艾灸后伤口发痒、发红、发肿、化脓、属伤口处有湿热(或寒湿)外排现象,属好转反应;
(9)艾灸后膝盖处有发麻感,属风邪(或湿气)外排现象;
(10)艾灸后不热,没有感觉,多为身体经络瘀阻不通,或身体不好表现;
(11)施灸后经络通畅,激发了身体“真实”情况;
(12)艾灸后腹泻,属于排毒反应;并无没力气的表现,(胃肠道功能不好,轻度 2-3 天可缓解);
(13)艾灸后便秘,多为气虚或体内有热而产生,艾灸后多喝温水可缓解(可饮食调节,不需要特殊处理);
(14)艾灸后腰酸、腰痛、属于“气冲病灶”的反应(避风寒)气血打通淤结点,本来没感觉,现在反而有了感觉,多为身体有陈旧性损伤;
(15)艾灸后头晕、失眠、多为气血充足,上冲于头部的反应(配穴时没配好穴位,施灸顺序没严格控制);
(16)艾灸后月经量过多或月经量过少,多为肝、脾、肾虚症不能固摄所致,艾灸后气血运行加快,会出现短暂的月经紊乱,随着灸疗过程中身体肝、腑功能增强,此症状消失,另外一个原因属于体内排毒的反应(月经不调,2-3 个月会调节正常现象);
(17)艾灸后月经延迟和月经提前,属经络调整的过程,属好转反应,不影响下个月经周期;
(18)艾灸后月经淋漓不断,多为有妇科炎症,建议去医院诊断治疗;
(19)乳腺增生灸疗时部分会有疼痛和蚁行感,疼痛属化瘀散结的过程;蚁行感为气血运行邪毒外排的过程。(乳头出脓的时候不宜做艾灸);
(20)子宫肌瘤是否可灸,体寒可灸,体热禁灸,一般肌瘤直径超过 2.5cm,不建议施灸。(前 2-3 年不稳定,肌瘤会增大);
(21)身体疾病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理疗;
(22)上火;艾灸后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这表明体内的阴阳正在调整,阴不胜阳这时要注意多喝温开水,有时候还会出现西医诊断的各种炎症,这是因为病邪逐渐外发,出现炎症的地方正是病邪被驱赶外排的地方,此时应该继续艾灸,直到病邪完全被排出;
(23)口渴;有些人在艾灸后会口渴,这是正常的,这是因为艾灸时体内新陈代谢加速所致,艾灸后可以适量多喝红糖水或者是温水,更有助于身体毒素的排除,或者加热菊花茶。
以上所述为部分人群常见的艾灸的好转反应,因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好转反应也不尽相同,请合理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0
不能乱用什么艾贴,害了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