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有很多没有头的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这是因为在秦兵马俑进行发掘前有盗墓贼关顾过,导致有的秦兵马俑没有头部。再加上长期的埋在土中,时间长了,也会导致一些秦兵马俑的损坏,这就是秦兵马俑很多没有头的原因了。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扩展资料:

秦始皇22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

据传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斯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

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几天后,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如若不然,定杀不赦。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

在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

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夜以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全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枢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取赏金。

可怜那些为修建秦始皇陵墓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马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兵马俑,让世界着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01
这是因为在秦兵马俑进行发掘前有盗墓贼关顾过,自然就会导致有的秦兵马俑没有头部。
再加上第二个原因,长期的埋在土中,时间长了,也会导致一些秦兵马俑的损坏,这就是秦兵马俑很多没有头的原因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7

 一、兵马俑作为中国第1批管家重点保护人文物面对当今社会对大量兵马俑没有头,产生很多意义。


二、兵马俑3号坑是所有科面积最小的,但是大量的氧都没有投,现在学术界没有一个可信的解释,还有一个问题兵马俑出现有4号坑。是一个空坑这个学术界有没有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兵马俑现在不能开挖,像学术界还有一些考古方面有没有一个可信点的解释。


三、关于3号坑大部分兵马俑没有头的问题,头究竟都跑哪儿去了,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是3号坑遭到塌陷,以前有人曾进去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显然是人为破坏的。这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性,头没有了。


四、也有人曾在秦俑博物馆南围墙那个地方挖出来过涌头,然后拿到3号坑里的蝇头对上了。关于是好看的问题。4号坑位于3号坑和2号坑中间的位置。横宽长度是96厘米,长48米宽,但是这个坑还没有形成。

五、为什么这个坑没有形成呢,文献上曾经有记载,骊山就是秦始皇陵,其实皇陵又叫骊山。当时陈胜吴广造反,直接打到了秦国都城。当时丘陵的人很多,所以都赦免去打仗了。这个将军带着修灵的人都去打仗了,导致这个坑没有修成。

对于兵马俑没有投这个问题,确实是很有争议性。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和研究。

第3个回答  2017-08-01
兵马俑埋在地下,人挖的时候不小心挖掉了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历经两千多年,地震造成了坑内压力发生变化,挤压弄掉了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