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的本质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一个问题:人有意义吗?第二个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如何看待意义?
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是一个人提出的这个问题,而他本着人文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代替旧宗教的新宗教)我们认为人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是这个宇宙的中心。我们所有的法律,文化,政治的产生都是认为人是有意义这一基础。如果没有人文主义,我们就是一个受欲望驱动的碳形智能生物,只不过它的构造来自于自然之母。如果有一天,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类,认为智慧才是意义,并且开始屠杀人类,也是属于合理的。
当我们提出意义的问题时,我们在这一刻便对意义的存在已经有了怀疑,我们这时候不是在思考意义本身,而是在思考人的自身,是在自省。很难想象,意义脱离了人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在试图理解人应该如何合理的诠释世界,理解世界。如果你不是哲学家,享受不到思维的乐趣。那么你此时也许是一个躲在洞穴里的人,在打探这个世界,并且问道,人的意义是什么?而此刻你已经有了答案:人的意义便是:我是世界,我是整个意义。如果你不加入外面的世界,你的答案只能是我是人生的意义,不管是快乐,忧郁。它们都是意义的全部内容。如果这时候,作为人的个体情绪崩溃了,他的意义便整个支离破碎!
另外一种意义便是当你走出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互动:你会发现,参与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羁绊便是意义。每个人的情绪互动就是意义。构建一个家庭,便是意义。如果说我们一直在探讨意义本身,不如说我们一直研究自己。我们在生活的崩溃中重组,试图理清我们的存在的价值。
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意义的答案,便要走出苦苦思索的状态。而要问如何构建意义?或者构成我们生活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实践意义?
当科学在显露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当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止人类,很多动物都有丰富的情绪。当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写诗。当几剂药物能够很明显缓解抑郁的情绪。我们不是在推翻人的意义本身。而是在试图构建意义。无论科学如何进步,关于心灵的研究,也就是智慧和反省是没有进步的。相反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象牙塔里的学者不断掌握着更多的关于人体,关于心理的知识。然而普罗大众的智慧并不能进步。因为人自身的学科来自于自我的改变。而不是来自于外界。
如果我们试着放弃人文主义,哪怕是在某一刻放弃也好。而把我们自身当成一个情绪丰富有爱有恨的生物,当成一个在巴普洛夫实验下的狗。当成一个受外界参数影响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化学物质调节器。我们在某一刻放弃人文主义,放弃宏大叙事。然后试着去理解去实践我们的行为。这对构建我们的意义是有帮助的。
如何构建这个意义,答案当然是不唯一的。培养习惯?找一个爱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者单纯培养一个爱好?重要的是我们参与其中,而不是躲在洞穴里反省自身,却裹足不前。即使某一天我们碰到了挫折。我们也不要再次躲入洞穴里麻痹自己。在现代社会,躲入洞穴里,不参与外界的代价是很小的。但是在自然界,这种情况只会导致灾难性后果。正是因为如今的物质可以提供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才会有不敢面对人生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人不断增多,这完全是一个关于幸福的悖论。
我们且抛下意义这个叙事宏大却不精准,没有实践意义的词,我们得到任何答案都需要不断抛下这类词,不断的放弃人文主义而达到问题的核心。我们认可的正确答案便是它是否有实践意义。
首先且问:构成生活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用这个问题来代替“”人的意义是什么?”
构成生活的内容是什么?
是经历?是情绪?是记忆?是自我认可是物质的收获?是听一首歌后的满足?是某一刻冥想后的顿悟?是在爱人的怀抱里长相厮守?是游乐场上的欢乐?是短暂的还是永恒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不论答案是什么,我们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它们。不然只会继续问关于意义的问题。
实践意义的方法:
(1)培养习惯:
欢乐是短暂的,悲伤是长久的。人的生活充满了挫折。而我们清醒的知道我们所经历的,我们对不开心的情绪比我们自身还敏感。
我们常常在寻求改变 ,确无疾而终。我们追寻于意义,却化作幻形。我们努力捕捉生活,却迷失于时间洪流。我们坚信人的勇气和品格。却又自怨自怜。我们想抓住全部,却什么都抓不住。
情绪,短暂的情人
经历,此刻正在经历的。
回忆,黑色的暗影下充满了挫折的沟壑。
无意思的惯性,我们整个儿的人生?
我们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
唯有此刻,我抓住了什么什么,
我在空旷的大海里抓住了它!
我在明天还抓着,
后天它就不会溜走!
培养一个习惯,很大程度上能够把握住生活,把握住当下和实践人生的意义。我们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习惯和惯性组成的。你是一只推磨的驴子 还是巴普洛夫的狗。你都是习惯的事物。就像牛顿定律一样。你保持着你的习惯向前 ,时间的摩擦力将你不断消耗。某一刻你有自由意志,却很快的消亡。
唯有习惯,将你的意志贯彻下去,对抗着习惯的巨大惯性。如果说这两个习惯有什么差别。你选择的习惯是你选择的。它能赐予你一定的生活意义,让你知道你是生活的勇士。我们便不断的被赋予信心,我们不要被生活打败,我们要一次次战胜它。
但是我们需要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习惯,人的意志是一时的,人的勇气会殆尽。我们的自律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先培养一个习惯,直到做到例行公事,就和你刷牙洗脸一样平常。然后再完成其他习惯。
冥想就是一个好的习惯,经过现代科学证明:冥想能够改变人的大脑,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每天坚持二十分钟,坚持一个周就会对情绪便有很大帮助。坚持一个习惯即使中途感觉坚持不下去,有挫折了了。你也要保持这个习惯,要相信你一开始坚持的理由,且保持一颗好奇心,反问自己如果我坚持下去会怎么样呢?拥有这样一颗好奇心代表着你还活着。
在某天,你会遇到另外一个自己,他看着你,回忆从前,心里充满了怜悯之心,他在那一刻,会放开胸怀拥抱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