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如题所述

问: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子和孙子在十岁之内差不多是一样的,等越长大越不一样了,结婚生还不一样,等爷爷或姥爷死后更不一样,等外孙和孙子也成为爷爷辈时,根本就是两路人了。

首先,孙子姓爷爷的姓,外孙子不姓姥爷的姓,这是第一个不一样。

一个爷爷带看孙子和外孙子去河里摸鱼,爷爷一个猛子扎下去,岸上的孙子立即哭了,"我爷爷在水里没有了″,外孙子却笑了,"你爷爷没有了,俺爷还在家里呢″!爷爷上来叹气道:"唉,这就是孙子和外孙子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说跟孙子叫"红眼儿″,跟"外孙子″叫白眼儿,外孙子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这是孙子和外孙子都小的时候,不一样的地方还不太大。

等孙子和外孙子都长大了,爷爷老了,爷爷常见到的是孙子,不常见到的是外孙子,孙子结婚时,孙媳妇给公公爷敬茶,不会去给公公姥爷去敬茶。这又是不一样的地方。

等爷爷没有了,头孙就顶一子,孙子也要披麻,外孙子不去披麻。

到清明节,爷爷坟上的土由孙子来添,外孙子只给自己爷爷的坟上去添土,不会来给姥爷坟上添土。

等孙子和外孙子也老了,这老了的孙子会带自己的孙子去认自己爷爷的祖坟,那个老了的外孙子不会带着自己的孙子到自己姥爷的坟前来磕头,他的孙子认姥爷也是自己的姥爷,不会去知道爷爷的姥爷是谁。

再传下一百年去,爷爷仍是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祖先,外孙子的后代早已是路人了。

如果儿子下一代永远有儿子,孙子后代永远有孙子,那你这一族这一姓永远存在,如果儿子孙子后面没有孙子只有外孙,那你这一族这一姓就绝户了,外孙子是不会来给你"继绝世″的。

1.称呼不一样

一样不一样,首先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是外公外婆,是外孙,什么是外,外就是外人,就不是一家人。

爷爷奶奶,孙子,那就是一家人。

2.姓氏不一样

外孙,他是跟女婿姓的,是女婿家的人,不管那个姓氏的宗谱,只将本姓男丁划属该族之人,异姓男丁,都不会划属该族之人,不会把异姓男丁刻印在自己的宗谱上。

3.责任不一样

爷爷奶奶有带孙子的责任,但外孙虽然很多人带了,那并非属于他们的责任,只是爱屋及乌、爱女及孙的一种心肠。

4.义务不一样

暂且不论法律条文是怎么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之中,义务确实不一样的,外孙赡养外公外婆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而孙子赡养爷爷奶奶的则是正常加普遍,古代就有承重孙的规定,确没有承重外孙的规定。

5.内心不一样

我是过来人,孙子外孙都有,但内心说没有区别那是假的。我外孙在外市外县,我连许多话都听不懂,这与我讲一样话的孙子,内心就有不一样的感觉。而外孙们来到我家,也只是把我们当作客人而已。

外孙子是女儿出嫁生的儿子,孙子是儿子生的儿子,依我的观点来看一样也不一样

说一样是因为都是自已的子女生的孩子,都存有一定的血缘关系,都是第三代人

不论外孙和孙子都有孝敬的义务,与此同时外孙和孙子都可以有得到爱的权利

说不一样也不一样

从称呼上说外孙叫女儿的父亲叫老爷或是外祖父,外公,而儿子生的儿子的父亲叫爷爷

再从传统观念上来说姑娘出嫁是泼出去的水,那么外孙姓他父亲的姓。是女方家的第三代人,而孙子姓男方儿子的姓是自己的第三代人

按传统观念外孙没有继承外老爷家财产的权利,也没有替母亲赡养外祖父的义务,而孙子就有继承家产和家业,也有替父亲瞻养爷爷的义务,外孙不能为自己传宗接代,传递香火,而孙子则能

表面上看,称呼上不一样,外孙子和孙子,一个称外爷外奶,一个称爷爷奶奶,对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而言,孙子是自家的,是自家香火的延续,外孙是别人家的,是外姓人的香火延续,以前的规矩,爷爷奶奶立墓碑,外孙的名字是不会被刻到墓碑上去的。刚才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我就随口问对面的中年同事,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同事马上吐槽,绝对不一样,他和大姑家的表弟都是他的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他每天守在爷爷奶奶身边照顾,表弟呢,就是偶尔来一趟看看。现在每次去给爷爷奶奶上坟,都要他先联系表弟,表弟有时候这个事那个事的推拖。

随着 社会 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传统观念也逐渐改变,其实家孙和外孙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儿子、女儿都是自己生的,外孙、家孙都是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婆婆住院,我大姑子的孩子,也一样忙前忙后,嘘寒问暖。婆婆公公也对他也疼爱有加。

称呼只是一个称呼而已,血脉才是最重要的传承,家孙外孙都是老人的心头肉。


外孙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外”字就说明了一切。

孙子是儿子的儿子,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对于一些传统观念比较重的老人来说,外孙那就是外人,都不同姓,不是一个家族的,在感情上就疏远了一些。



我外公和外婆一共有三个子女,一个是我妈,还有两个舅舅,其中大舅那一房生的是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的表弟。

我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公家玩儿,我表弟去了他的外公家,结果这个小调皮就在那边惹事了,表弟的外公就打电话给我的外公告状,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就是说:“幸好他不是我的孙子,要是我的孙子我早就揍他了。”



放下电话,我外公面色阴沉,脸色很不好看,他说:“看我回来不好好揍一顿这个不争气的家伙。”看到了吧,这就是外孙和孙子的最大差别。

还有一件事,每年清明节不是都要去扫墓吗?我也会去外公他们的老家,给老祖宗上香,但是有些祠堂,舅舅他们是不会带我去的,只会带表弟表妹去,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把我看成和他们是一家人。



但是因为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所谓的外孙和孙子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淡了,因为我们这一代都只有一个,儿子的儿子和女儿的儿子都是孙子,难不成你外公外婆还不认了?

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的儿子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抢着带,幸福惨了,不管去那边玩,都是小皇帝一样的存在。

就是姓氏不一样,其实孙子和外孙,都和奶奶和姥姥,一样血缘关系,一样亲。

我们这里,有个小伙,从小就是奶奶,看大的,可是现在,姥姥有病住院,他也是一样,去医院细心照料,姥姥,还为姥姥,掏住院和药费,一样亲。

分享一故事来回答你。

从前一老汉,一手抱着外孙子一手拉着孙子去池塘边玩,天太热,老汉想下水凉爽一下,就让他俩在草地上玩,自己跳水里游泳,游着游着老汉就想着开个玩笑,就和两小孩儿玩躲猫猫。老汉孙子长时间看不到爷爷的影子,于是哭着对老汉的外孙子说:爷爷在水里不见了……老汉的外孙子说:是你爷爷,又不是我爷爷。

老汉听见他俩的对话。默默地从水塘荷花丛中出来。上岸后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拉着外孙子,默默地回家了。

按以前封建 社会 外孙就是别人家的,虽然是自己女儿生的,可是闺女也是别人家的人,更何况外孙呢!自己的孙子跟自己姓,那肯定都喜欢自己孙子了。现在不同了,没有儿子的,找个上门女婿,生了孩子跟谁姓都一样,什么传宗接代啊!亲的也不一定孝顺你,不亲的也不一定不管你,只要对他好,将心比心,现在也有不少的想不开,非要儿子,没有儿子就觉的对不起祖宗,现在都宣传着,女儿也能传宗接代,我就一个女儿,老公就不想要儿子,女儿孝顺,知道疼人,儿子就是要债的,这就是我的看法。

孙子,姓爷爷家的姓,外孙子,姓姑爷家的姓。从接户口本来讲,还是孙子。他代表一个家族的延续,也就是烟火。正常情况下,爷爷和孙子的关系,要好于和外孙子的关系,毕竟外孙子是人家的,孙子才是自己家的。即使表面上不说,心里也会那么想。

一个异姓人,一个同姓人。

当然,也有例外的,不过,比例很小。



从繁衍后代角度看,其实没什么分别,都是自己后代的后代。

但从 社会 角色来看,就有很大区别了。大部分人待自己的孙子视如己出,基本上住一起或常常见面。外孙就一样了,一年见不到几次,甚至几年见不到一次,而且显得可能很拘谨、生疏、不安。

反过来看,作为孙子,很多除了自己的老子之外,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也相当孝顺,逢年过节都会送礼问候。有些人,甚至觉得爷爷奶奶比父母还亲,因为带大他的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对于外公外婆嘛,稍微懂事之后,即使知道那是妈妈的父母,也应该要孝顺尊金,但始终都会有所芥蒂,毕竟不是养你长大的,也不和你常住在一起

我说的是中国 社会 当下的普遍现象,不代表全部。肯定也有人视作外孙如子女,对其恩爱有加;也有人视外公外婆为至亲的人,非常孝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