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业人士帮忙看看全血细胞分析报告单

我朋友现在是一名孕妇,现已经怀孕4个多月,脚就开始水肿了,去做尿常规检查和做心电图,医生告之正常,又去做血常规检查.医生说出现了小的问题,现请专业人士帮忙看看!!!也请做出说明,各个项目字母代表是什么意思?
下面是检验报告单
项目 结果 单位 标识
WBC 11.4 10的9次方/L H
LY# 2.2 10的9次方/L
Mid# 0.7 10的9次方/L
GR# 8.4 10的9次方/L H
LY% 19.8 % L
Mid% 6.3 %
GR% 73.9 %
RBC 4.8 10的12次方/L
HGB 98 g/L L
HCT 0.323 L/L L
MCV 67.2 Fl L
MCH 20.5 pg L
MCHC 305 g/l L
RDW 14.5 % H
RLT 241 10的9次方/L
RCT 0.246 L/L
MPV 10.2 Fl
PDW 17.7 %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1(0~1%)
  淋巴细胞 L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M 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a.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b.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μL,女性为350~500万/μL,新生儿为600~700万/μL;
  *增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 贫血,出血 *

  c.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 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

  f.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g.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情况:(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红细胞(×1012/L) RBC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白细胞\\(×109/L\\) WBC
  中性粒细胞 N%
  淋巴细胞 L%
  血小板\\(×109/L\\) PLT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0413.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