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童入学有什么礼仪

如题所述

古代学童入学的礼仪有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学生们穿着正式长袍、黑缎子马褂和戴圆形黑缎帽站立,寓意表里一致,提醒做人的行为要正派。

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既相当于理清了思路,同样也是对先贤、老师的尊敬。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步入学堂后,先要行拜师礼。而在对老师行礼之前,学生要先对一位更重要的老师行礼,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不仅学生拜,老师也同样跟着拜,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拜完了孔子,学生们再拜老师,只需“一跪三叩”就可。

行完大礼,学生向老师赠送礼物——“束脩”。束脩最早就是咸肉,《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说明早在孔子的时候,就有送“束脩”投师的礼俗了。

上学的意义:

1、掌握知识技能:上学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各种学科,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在日后工作和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素质。

2、培养人格品质:上学还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在学习中,人们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并且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这些过程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毅力、自信和坚韧性等品质。同时,在与同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人们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等良好的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