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题所述

关于春联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普遍认为其原型是“桃符”。《淮南子》中提到的桃符,是指古代挂在门上的桃木板,用以驱邪避凶。这些桃木板上通常画有神荼和郁垒二神,或写有他们的名字,被认为可以镇鬼驱邪。据史书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
在度朔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树,其枝叶盘旋长达三千里。在桃树枝干的东北方向,有一个被称为“鬼门”的入口,是所有鬼魂出入的地方。在这里,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人负责识别并制服恶鬼。为了抵御邪恶,黄帝命令人们在春节期间,在家门两侧悬挂桃木板,板上刻有神荼和郁垒的像,或写下他们的名字,并配以苇索和虎画,以保家宅平安。
从秦汉时期起,民间开始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在桃符上开始刻写吉祥话语。后蜀主孟昶下令翰林学士辛寅逊为桃符板上书写吉祥词句,这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宋代以后,悬挂春联成为民间新年的普遍习俗,而红纸春联取代了桃木板,成为今天常见的春联形式。
明代时,春联更是普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除夕前家家必须挂春联,并亲自巡视观赏。春联的格式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这些要求使得春联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