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表达力,做谈吐不俗的女孩

如题所述

提升表达力,做谈吐不俗的女孩

小故事大道理

01

说话是一门艺术

故事: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别邀请了四个朋友在家中吃饭庆祝。

三个人准时抵达了。只剩一人,不知何故,迟迟没有来。

这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有一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最后剩下的这一个朋友交情较深,就劝这人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最后这朋友听了,再也按捺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 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莫名其妙,有什么了不起。”说完,铁青着脸走了。

大道理: 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词汇组合,不同的语气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人际交往中,一定不要犯了这个过生日的人的错误。

02

用对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语言

故事:孔子在路边休息。驾车的马匹松了缰绳,跑去吃了别人的庄稼。那户种田的人就把孔子的马给牵走了。子贡经孔子允许前去索要马匹,子贡象搞外交式的,运用辞令,说得文绉绉的。那个种田人根本听不进去,也不肯把马还给子贡。子贡只好回来向孔子复命。

这时,孔子一行人中有一个刚刚拜孔子为师的村野之人,他请求孔子允许他前去索要马匹。他走过去对那种田人不客气地说:“你也不是把地种到了东海上边,我也不是在东海里走路,活人总是要碰面的吗?我的马怎么能避免不吃你的禾苗呢?”那个种田人听了这话挺高兴,回答说:“说话要是都像你这么说就好了,多有说服力呀?哪能像刚才来的那个人那样呢,说了半天话也没说明白。”说着,就解开拴马的缰绳,把马交给了来人。

大道理:要想与人交流,必须了解对方,运用对方所能接受的所熟悉的语言和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使对方欣然接受你的意见或主张。

03

传递信息的三个筛子

故事: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某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

“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较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哲人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踌躇地回答:“不,刚好相反......”

哲人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

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那么就请你别说了吧? 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大道理:想一想我们平时着急告诉别人的事情,是不是也像这个人要告诉别人的消息一样对人对己毫无益处呢? 也许,先用“真实善意、重要”这三个筛子筛一下要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话其实根本不必说,也不用说。当你管好了自己的嘴,你自己就能管好你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