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于美的理解是什么?

(穆尼茨,1957,108~109页)地球是静止的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思考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或以自身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可能性。【随机句子7】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奥的美学命题,因为它是美学的核心,是庞大的美学体系中最最基本的概念。“美”,虽然就那么一个字,但你却很难用一大堆语言把它的确切含义说得透彻明白,即便只是不完全的定义也罢。

“美”,作为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常常与“美好”一词一起用来说明或者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些审美属性,如完整性、和谐性、表现力、最高境界等等。当然,美与美好显然是有区别的。“美好”这个概念,往往用来表述整个事物和现象的审美评价,“美”则是比较狭义的美学范畴,它仅仅用来评价审美客体个别方面具体的审美属性,这就是:各部分的匀称性和比例性,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题材表现的多样性和鲜明性以及色彩变幻的协调、对比和新颖性等等。

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说美是比例,美是关系;有人说美是秩序,美是和谐;有人说美是新颖,美是鲜明;有人说美是质朴,美是单纯;有人说美是形式,美是理念;也有人说美是抽象,美是距离;还有人说美是愉悦,美是完满;更有人说美是善良,美是真实。这些说法都对,都能成立,但却不够全面,不够周详。他们说的,只是美的某些构成因素,只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属性的某一个部分或者某一个层面,而“美”作为审美客体审美属性一定量的总和,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为美不只是一种模式,一种形态,一种情调,一种风格,而是多姿多彩的。因为美有多样性的特征,所以别林斯基说:“美是很难判断的,就像是一个谜。”

美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美感知觉也是千差万别的,一百双眼睛就有一百种不同的美,但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凡是我们心中所喜爱的,看来往往总是最美的。这就足以说明,凡是能在我们心里引起愉悦的事物就是美的,否则就不美或者不是很美。换言之,美就是客体事物给我们带来愉悦体验的那种东西,用狄德罗的话来说,就是“关系到我的美”。一方面美与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的心理形态有关,既有审美客体“自然存在的美”,也有审美主体“感觉到了的美”。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千千万万但却又千差万别。海棠的美不同于芙蓉的美,芙蓉的美也不同于牡丹的美;月色清辉与艳阳高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美;西湖烟雨和泰山日出也各有情调而迥异其趣。“红杏枝头春意闹”,多么清新,明快;“暗香浮动月黄昏”呢?那种朦胧,含蓄之美,不同样也能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吗?大义凛然出塞远嫁的王昭君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是美的两个不同的典型,爱芙姬琵达和爱丝梅拉达是另外两个典型。爱芙姬琵达贪婪、邪恶、狂荡、姿色撩人而又野性十足;爱丝梅拉达则显得善良、幼稚、温柔、俏丽,让人感悟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美。爱芙姬琵达和爱丝梅拉达同样都很美,都是绝色尤物,但却一个是魔鬼,一个是天使。

然而,美与美的事物是两码事,具有不同的内涵。“美”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审美属性),而“美的事物”却是一种客观存在,即审美对象。那么,如何看待审美呢?审美显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是人的心灵的一种特别的情操。人是审美的主体,审美活动其实就是我们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并进而创造美的心路历程,而且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参与的一项普遍的活动。听琴是审美,看戏是审美,吟诗是审美,论画是审美,品茗是审美,赏花是审美,对镜是审美,观灯是审美,游山玩水是审美,穿衣着装也是审美。凡此种种,无论有意无意,自觉还是不自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并时刻都在进行着的审美活动。

既然如此,美的现象就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美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还要看它与人及其他事物之间的关联。在我看来,金陵十二钗个个秀色可餐,都是美女亦且各有风韵,很难说谁美谁不美或者谁比谁更美。在宝二爷眼里,林妹妹无疑是最美和最可爱的一个,但是焦大呢?在这位贾府佣人心目中恐怕会是另有所爱的吧?这里,不同的审美知觉以及人们不同的心意状态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客体信息符合人的愿望,人就会获得美感,产生了美,也认知了美。

可是,信息又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信息,是指用来表征事物,并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情报、信号、指令、资料和数据中所包含的各种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论最早是一种运用数学概念来描述和研究“信息传递系统”的理论,后来不久便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心理学领域。信息论之用于心理学,标志着科学开始把人摆在与物质实践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所谓行为,就是外部世界向个体传递信息以及个体对信息的反应。信息论心理美学按照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等基本概念,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新的命题。

信息论心理美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有可能使人们把审美反应或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的某些“刺激”因素联系起来,而且还能使人把客体中的某些活动程度联系起来。按照大多数信息论心理美学家的意见,任何一个审美对象,当人们欣赏它时,便会唤起一种期望模式,这种期望性的模式既取决于以往的审美经验,也取决于眼前客体所包含的那些可以唤起美感的“刺激因素”。信息,从量上说,是指通过消除该系统中的某些成分(不确定性)或增加某些成分(期望值)而达到一定量的有序化程度,从而导至愉快,获得美感。

现在,我们重又回到最初出发点——美是什么?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中外美学家们已探讨并喋喋不休地争论了两个多世纪,在众多的美学主张中,我比较倾向于认同关系说和主客观统一论,尤其赞成用信息论心理美学的观点来诠释美和认识美。既然我们已经论及信息和信息论,也谈到了审美活动主客观的统一,那么,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可以从信息论心理美学的角度为美的本质问题作出一个简明扼要的回答,这就是:美是符合主体愿望的客体信息。

这里,我们说的客体信息,是除主体以外的作为审美对象的一切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美是符合主体愿望的客体信息——这句话包罗万象,像一只大口袋,可以装进世界上所有的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4

作者:孙达钧
美是对己有益,
美是看着顺眼,
美是吃着有味,
美是觉得舒适,
美的也是好的。
-
人因美而追求,
人追求的不一定美,
人追求的自有美在。
-
美是一种好的感觉,
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美是人的美,
对人有用人才觉得美。
-
好的是美的,
凡是好的都可说成是美的,
人追求好也是追求美。
人有追求,
人因美而追求,
人图穿好吃好住好用好都是在美,
想穿的美吃的美住的美玩的美。
-
好的不一定是美的,
比如吃苦受累人就觉得不美,
尽管吃苦受累对财有利,
人想时有美,
可感觉不美,
感觉上有不好在,
有多亏了自己,
美中有不美,
不美中有美。
-
美最直观,
人事事处处都觉着美丑,
眼看到美丑,
耳听到美丑,
鼻闻到美丑,
嘴可品美丑,
身体可感触美丑,
它们是好看动听好闻味美舒适,
它们是漂亮动听香的好吃自在。
-
人好追求美胜过追求好,
美有心情带感情。
美的情过于好的情,
好的是判断,
美是经验体验,
美之于人更直接,
美的反应更迅速,
美比好动作大。
-
男的理性倾向好,
女的感性倾向美。
女的对美更敏感,
女的更看重美。
-
美比好范围大,
美比好更直观,
美比好感觉多,
美比好反应大,
美比好更需要。
-
有人将完美当做作神,
神是完美,
人上美就是在近神。
宇宙有规律美有序美和谐美,
美美相通,
美的世界很广,
美的世界广阔无边。
美是信息,
美是讯息,
人的心灵向往美,
美的世界会滋养抚慰他的心。
第2个回答  2021-12-07
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含义分为非美学含义(日常含义)和美学含义。
  1.1 美的日常含义: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1.2 美的美学含义:美学中使用的“美”的概念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就是“美的东西”;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众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第三层含义指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美”的上述三层美学含义是逐步深化的引伸,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美”的美学含义,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完成美学的三大任务:1促进人生的审美化,这是美学在一定高度上的目标定位;2帮助人们进行美的评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3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指导各种审美实践,并提升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07
美的定义如下:美在客观说,这种理论最初注重美的自然属性的研究,发现了有关和谐、比例、对称、多样统一等美的外观形式法则,后来侧重于社会美的研究,对美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有精辟的论述。
第4个回答  2021-12-07
个人觉得,美并不是靠浓妆艳抹,各种整形,外包装及炒作。美是由内到外散发的一种气质,包括个人的素养,学识,为人处事,工作能力,包含很多方面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