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主播为什么要自己做抖音?

如题所述

一直关注的二次元主播墨汁七,4月底抖音就停更了。今天发现原来去了快手。快手粉丝也超过抖音了。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从抖音跑去快手。

这个问题本来十分容易答:内容创作者天然就倾向于多平台发展,唯一的阻碍是跨平台创作的成本。换成通俗的表述就是:剪了一个片子,能多发几个平台,那就多发几个。

看到详细描述后,问题变了复杂起来:为什么二次元主播墨汁七,在转去快手之后,于4月底停更了抖音呢?

搜索一下可以发现:墨汁七的内容同时也更新在B站(毕竟是二次元内容),但效果一般,同时也在4月份停更了。

墨汁七的抖音、快手和B站帐号截图

一、跨平台创作的成本比想象的高

俗话说,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有才华的创作者到哪里都会有粉丝追随。然而,实际情况是说起来轻巧做起来难,跨平台成功的比例并不多。

常见的跨平台类型有三种: 图文→长视频,长视频→短视频,短视频(抖音)↔短视频(快手)。

毋庸置疑的是,最难的跨平台类型是图文→长视频,至少要先迈过三个门槛:


    表演:码字的图文创作者,同时擅长镜头表达的十里挑一;甚至旁白表达都挺难。

    制作:图文制作独自即可完成,而视频制作的灯光、拍摄、剪辑等环节,从头学习太久,找人支援的话需要磨合。

    脚本:就像小说与剧本的区别一样,原图文转成视频脚本也需要大改 —— 脚本虽然也是文字创作但也需要训练。知乎推出的图文转视频工具,有不少很用心的设计、算是比较好用,但直到现在也没转出火爆的视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图文往往并不是优秀的视频脚本。

    只有最强的创作者,图文转长视频才会非常顺利,例如

    半佛仙人 :

    显而易见的是,最容易的跨平台类型就是短视频(抖音)↔短视频(快手) —— 内容长度要求一致、竖屏要求一致、内容特点要求相似(短平快),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互转看起来真的只是“随手多发一个平台”那么简单啊!

    实际上没这么简单。

    首先,快手与抖音只是“内容形式”相似,而“内容调性”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例如,我最初做3D打印短视频的时候,不少作品就呈现了明显的“一个平台能火的视频,在另外一个平台没人看”的特征。

    如果要迎合两个平台、实现“一鱼两吃”的效果,内容就不得不向双方妥协 —— 妥协往往意味着内容质量不够极致,这也是要考虑的成本。

    也就是说,当你兼顾多平台去创作内容,以“一鱼两吃”的方式在两个平台都成为腰部大V洋洋得益的时候,隐性成本可能是失去了在单个平台成为头部大V的机会。

    一鱼两吃往往也意味着妥协

    其次,与平台调性不符的内容贸然发上去,不仅流量很少,而且可能会损害帐号权重,这也是隐性成本。

    例如,去年春节我做了几期快手粉丝投稿的3D打印视频,在快手上表现不错,但在抖音上几乎没人看。日常播放量从数百万掉到一两万,挣扎了一两个月才又重新起来 —— 事后回想起来,乱发还不如不发。

    墨汁七放弃抖音和B站、专攻快手的原因,我猜应该与这两点考虑有关: 内容专攻单个平台做到更极致、与其乱发损害帐号权重还不如不发。

    二、快手粉丝比抖音更值钱

    我们知道,知乎涨粉比较困难、粉丝多的知乎帐号也比较值钱。之所以值钱,是因为知乎的“私域流量”比重是非常大的(尽管知乎从未提过私域流量),特别是“点赞即转发”机制改版之前。

    如下图所示,知乎首页默认是“关注页”,上方有四分之一的导航区域留给的也是“特别关注”与“经常访问” —— 这其实都是私域流量入口。

    重视私域流量的社区中,用户之间的互动就会相对频繁 —— 大家关注的不仅是看到的内容,也关注你这个人以及将来的内容,那显然帐号价值就高!

    如上图所示,我和互关者之间的互动频率都比较高,特别是与一位跨领域互关者的互动数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快手也有相似的社区特征,平均每个用户有18位互关者,用户的互动性更强[1]。

    这种重视私域流量、用户互动性特别强的社区,就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圈子,鼓励圈子内部建立紧密的社交网络关系,也天然有利于带货。可惜的是,知乎不太能带货。

    左:抖音的中心化AI 右:快手的去中心化AI

    做个总结:对私域流量的态度不同 → 粉丝对创作者的信任关系不同 → 帐号价值不同。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2019年的时候,清华大学传播系高材生、清华大学“传播学原理”、“新媒体概论”客座讲师、从事短视频运营的朱峰,就根据2018年的数据情况总结了抖音与快手的不同[2]。

    首先是流量上的不同:

    快手:流量稳定,波动不大。创作者可以发一些“不那么精彩”的日常内容,私域流量保证了“不那么精彩”的内容也能被长期关注的老铁们看到。

    抖音:流量爆发时特别高,波动巨大。创作者的作品必须要“持续精彩”,如果你想发一些日常内容与“宝宝们”拉近内容,最可能的结果在他们的信息流里根本看不到。

    左:快手流量稳定 右:抖音流量波动大

    然后就是带货能力的区别:2018年快手头部网红年入数亿,而抖音头部网红年入大几百万,二者之间至少是十倍的差距;腰部大V差距更大,100万粉的快手采蜜人就能年收入过千万元。

    TEEC闭门交流会,对比头部网红年收入

    朱峰的这次闭门交流会,参会者大部分是企业家,主要是帮他们决策一个问题:如果一家企业要做视频号的话,应该优先投入抖音还是快手?

    朱峰在2019年的基本结论是:由于二者对私域流量态度的差异,建议企业先去做快手帐号;抖音帐号就算做了,也基本上是做了个寂寞;但也可以考虑先在抖音出爆款内容,快速涨粉后转型到其它平台。

    直到2021年7月,抖音企业号才推出了“抖音私域”的概念,在中心化流量分发的基础上,单独给“企业帐号”开辟出私域流量的小天地[3]—— 再不这样做,就没企业在抖音上做机构号了。

    对个人来说,决策逻辑也是类似的。

    头条系下面的平台,均以算法推荐的中心化流量分发机制为主,这就决定了:在懂车帝上发文章,好内容容易获得流量,但创作者难以积累粉丝;即便积累了粉丝,他们也未必能看到你的下一篇文章。

    因此,懂车帝的粉丝远远没有知乎粉丝有价值。

    我的知乎帐号与懂车帝帐号

    类似的道理,快手积累了粉丝,创作者就有了一亩三分自留地;抖音积累了粉丝,创作者也只不过是“铁打的营盘“上表面光鲜但挣不到钱的韩国女星一样。

    如果说内容特性更适合抖音平台,抖音涨粉速度比快手快5-10倍,那还可以考虑选择抖音或妥协内容二者兼顾。像墨汁七的这种情况,快手与抖音的粉丝量级相当、甚至更多,那他肯定毫无悬念地选择专注快手平台,用心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去了。

    今年7月快手夏季研讨会上,快手CEO宿华再次向高管们强调,要公平和效率并重,坚持首页瀑布流形态,强化快手私域竞争力,并平衡公私域关系 —— 这其实也是给创作者定期打强心剂:放心吧,改革开放坚持50年不动摇!

    小结

    快手与抖音两个平台,内容形式相似,内容调性不同。兼顾两个平台制作妥协的内容,可能不如先针对一个平台把内容做到极致。

    由于快手对私域流量的倾斜更高,所以快手粉丝比抖音更有价值。在粉丝量级相同、涨粉速度相似的情况下,优先投入快手的回报更大。

    基于以上两点,二次元博主墨汁七停更抖音与B站,专攻快手内容创作,是符合逻辑的理性决策。

    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YR1gzJiJWwnkdhnFQjj0lQ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6598347/answer/744120927

    ^https://www.sohu.com/a/480066838_3137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9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公司的账号粉丝再多也只是公司的,万一离开公司就啥都没了,自己做抖音还能留一个保障。
第2个回答  2022-03-19
在职主播也好,不在职主播也罢,凡是做抖音的,大多数都是为了钱而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