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如题所述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

  (二)劳务报酬所得的预扣预缴

  (三)稿酬所得的预扣预缴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预扣预缴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累计预扣法

  1.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的应纳税所得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累计减除费用:

  (1)一般情况下,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2)自2020年7月1日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税的居民个人。

  (3)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3.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很多,它们的扣除项目各不相同。 对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实行定率相合的扣除方法,按次征收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扣除率为20%;每次收入不满4000元的,采用定额扣除800元的方法。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不扣除任何费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与计算企业所得税大致相同,即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税金损失。承包承租经营的应税所得,为经营收入额减去每月800元的费用。 就工资薪金税目的个人所得税而言,应税所得额为按每月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税前扣除项目有:按国家规定比例计提并实际交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符合税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和误餐补贴。 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应将其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具备《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全额计入领取人的当期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但对外籍个人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暂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通讯补助的扣除标准各省不一,总体上来讲,标准之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出标准的应并入工薪所得征个人所得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7-05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