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工作呢?

如题所述

1、运用游戏的形式来帮助孩子自觉遵守规则。

孩子天性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所以教师可以经常为孩子

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往往能取得事功百倍的效果。如:孩子特别

模仿喜爱小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一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动作,就乐得神采飞扬。

于是,我们就可以将诸多可爱的动物引进我们班级管理,与枯燥的常规进行匹配、链接。

如:学小猫轻轻走路;学百灵鸟大声歌唱;学小猴大胆游戏、学小熊会谦让......这样,

幼儿不仅懂得了规则,也玩的开心,学的主动,掌握的也轻松。渐渐地,孩子的行为习

惯也就成了自然,

2、明确常规遵守的要求。

一日常规的培养,首先是老师要告诉幼儿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并教给孩子方法,例

如:如何让小班幼儿能安静、快速、干净地用餐是教师常会碰到的问题,午餐时我要求

孩子保持桌面干净,就要交给孩子一定的方法。如:嘴巴张大,把脖子伸得长一些,让

下巴在碗的上面,这样饭菜就不会掉在桌面上了。为了让幼儿做到不挑食,我运用“变变

变”游戏:(比如说:今天吃胡萝卜,小朋友们就变成小兔子,看哪个小兔子吃萝卜吃的

好。为了鼓励孩子吃得快些,我会对很多孩子说:“哇,你碗里的饭最少了,只剩下那么

一点点了,等一会我再来看看,看看谁的碗里饭菜也变少了。”在这样的语言暗示下,小

朋友争先恐后地吃着,因为他们想让老师看到自己碗里的饭菜变少了或者已经吃完了要

马上添汤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5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要加强对教师的敬业教育。

3、教师要多学点“心理学”,多了解、理解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4、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目的地施教。

5、教师要爱孩子,应该真正让孩子们体会到教师像“妈妈”一样。

6、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7、在教育活动中应多鼓励少批评幼儿。

8、增加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幼儿体能。

9、要重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10、要重视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扩展资料:

幼儿园的作用:

1、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2、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3、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第2个回答  2022-09-26

我想喜欢小朋友那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处于孩子成长的懵懂期,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否则,还真容易被孩子的不听话气坏呢。小朋友喜欢的老师长头发的,可以梳辫子;漂亮的;年轻的;知识多、懂科学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都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下班时间还要给孩子做教具、备课、布置环境,周末还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自己的业余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