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没学好,初中怎么逆袭成学霸。

如题所述

小学成绩不好,初中当然有好的可能,但是这要建立在改变和勤奋的基础上。
  首先,要仔细分析小学成绩不好的原因。
  对症下药,才能见效。
  1.学习态度不好。
  孩子不愿意学习,压根儿就不想学习好,甚至是厌学。
  遇到孩子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好好的反思自己了。
  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知识的态度,重视孩子教育的程度,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另外,孩子的学习态度还受到老师的影响。毕竟,孩子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家长们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着一位态度和蔼、敬业、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学习,就是希望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有趣、形式多样、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2.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学习后劲足,会越学越好,还不让家长费心。
  你常常会听到学霸的家长介绍经验,总爱说:我家孩子习惯好,都不用我管,我也没有做什么。听了这话,是不是感慨万千。看人家的家长都不用管,孩子成绩还这么好,怎么我如此费力,效果也不好啊。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如果家长把力气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自然会事半功倍。如果家长把力气放在给孩子报补习班上,孩子习惯不好,怎么补,效果也不好。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坏习惯有这些:
  学习没有计划性,靠脑子记作业,而不是用笔记在纸上,总是丢三落四,还特别焦虑。
  课前不预习。
  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
  不记课堂笔记。
  不懂也不问。
  回家后不复习就写作业,边写作业边翻书。
  对待错题只是改正就不管了,没有错题本,也不反复做错题。
  不梳理知识,还停留在知识碎片的阶段。
  这些学习习惯,看似是很小的问题,但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是致命一击。
  小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初中,是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如果坏习惯不改,形成了思维定式,到了高中,改起来会很痛苦。
  好习惯一旦养成,会通过生物钟和条件反射去提醒自己该怎么做,形成了潜意识行为,所以学习起来也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
  3.学习方法不对。
  如果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成绩不太好。这样的孩子只要改变了学习方法,上初中后完全可以实现逆袭。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平时也挺乖,挺听话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还算的上是勤奋。但就是成绩越来越下滑,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成绩优异,中年级的时候成绩下降,高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般。照这个趋势,初中成绩令人担忧啊。
  这种时间上付出很多,却成绩没有提升,大多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
  人的学习类型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高效学习方法。
  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学习型,占到人群总数的80%。对于自己看到的、看过的,印象深刻。上课时需要目光紧跟老师,更喜欢板书丰富的教学。而对于老师说的话,则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
  有的学生属于听觉学习型,占到人群总数的15%。对于别人说过的话印象深刻。学习时爱读出声,不喜欢在噪杂的环境中学习。对于这类孩子,听学习内容比看学习内容,记得牢。
  有的学生属于触觉学习型,占到人群总数的5%。他们不喜欢老老实实、一动不动的坐在座位上,喜欢活动,动作多。一边溜达着一边背诵,或者一边动笔画着一边记忆,比静静的坐着记得牢。
  不同学科也有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用一种方法学习所有学科,效果肯定不好。
  语文学科的学习,“读”和“写”显得更重要。要多读课外书,如果只读课本,语感和语速得不到提升,成绩就不会好。要写一手好字。通过写日记、随笔等方法来提升习作能力。
  数学学科的学习,在理解基本定理、概念的基础上,多做题,精做题,做题后总结。数学只听讲不做题,成绩不会好。
  小学升到了初中,学习科目多了,学习难度大了,在学习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初中要想成绩好,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
  1.学习要有计划。
  到了初中,学习科目多了许多。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等。所以,学习上一定要有计划性,否则会有种学不过来的感觉,会由于时间管理不好造成偏科。
  除了周计划,每天还要有日计划,并做到日日清。
  日计划列表的要素:
  日期。(年、月、日、星期)
  序号。
  学科。
  具体的学习内容。(具体到哪页书,哪道题。)
  预估学习时间。
  实际学习时间。
  完成情况。
  这样一份日计划,也是自己每天的学习清单。当老师留了作业后,就及时的填进自己的日计划。
  学习时,按单执行,少了很多焦虑和彷徨,能够节约时间。
  日计划中的“预估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学科学习的时间概念,这在今后考试中可以更准确的把握自己的做题节奏。
  2.一定要预习。
  到了初中,预习的习惯特别重要。
  很多学霸更是在寒暑假就开始了新学期科目的预习,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
  每晚写完作业后,还要再对第二天即将上课的内容进行预习。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预习可以提升孩子的自学能力。到了高中后,自学能力强的孩子会更胜一筹。所以,自学能力要在初中时通过预习来锻炼。
  预习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上课时的学习效率。因为通过预习,自己对知识进行了一次主动筛选,简单的知识自己预习就学会了,筛选出难的有疑问的,上课时重点听,如果老师没有讲清楚还要追问老师,一定把疑惑弄明白,听讲会更专注。
  不用通过上辅导班的形式进行预习,那样不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其实,预习时遇到不会的是正常的,用笔做出标记,上课时注意听讲,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
  3.先复习再写作业。
  学习是一个把课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每晚先不急于写作业,先把白天所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过一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记忆方法。不能回忆起来的,就翻开书再学一学、记一记。
  有时候为了增加趣味性,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台灯假想成一个学弟或学妹,自己当老师,给他讲白天学的课程,这种复习方式效果也很好。在学习金字塔中,教授他人的学习保持率高达90%。
  复习好了之后再写作业,就把写作业当成了小考试,做题的时候不再翻书了,而是独立限时完成。
  4.把知识梳理成体系。
  每天的学习,只是学习知识系统中的一个个点。知识成碎片状储存。
  而要想解决问题,需要明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挺好的,一到考试就发懵,尤其是综合性题解不出来。这是因为,他的学习缺少梳理知识体系这一个环节。
  因为想解决难题,也就是知识点多、知识间跳跃性大,需要在站在知识体系的高度才能解决。这也是中等生和优秀生的差距。
  每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最好自己亲自动手去梳理,因为梳理的过程,也是思维的整理过程,也是知识再加工的过程。市面上有很多售卖已经梳理好体系图的书,如果买来看,作用远远没有自己动手梳理大。
  拥有了这些好习惯,离学霸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
  学渣逆袭成学霸,最关键是坚持。
  其实,对于怎样才能学习好,很多孩子都心知肚明,老师天天讲,耳朵都要磨出茧子了。
  学渣逆袭成学霸的方法,就摆在眼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9
有想学好的决心比什么都重要,忘了小学没学好这回事。初中,保证睡眠、提高课堂效率、紧跟各科老师的节奏、随时查漏补缺,祝愿早日逆袭成学霸!
第2个回答  2021-03-18
认真读书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的课程更多,难度也大一些,与小学的课程联系不是很大。
第3个回答  2021-03-19
小学没学好,就是基础知识没有学到,在初中想逆袭成学霸很难。除非你能将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补齐,出众的知识又能消化。可以说你也比其他同学付出百倍的努力。
第4个回答  2021-03-18
小学学习的内容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并没有多大的直接联系,只要你愿意努力,从基础抓起,一步一步落实,老师上课千万要认真听,不懂就问,比别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后天的努力占了成功的很大比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