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次战役关羽、张飞、赵云悉数上阵,为何打不赢高顺和张辽?

如题所述

——毫无疑问,没有这场战役。

无论正史还是演义,都没有高顺、张辽击败关羽、张飞、赵云的战役。

这边以正史而论……

据三国志记载,在吕布、曹操、刘备、袁术等各路军阀徐州对峙期间,赵云还是自由人的身份,没有加入任何一方势力。赵云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晚,应该是东汉乱世将近中期,徐州对峙结束以后。换句话说,赵云没有机会跟吕布、高顺等人碰面,更没有可能被高顺等人击败。

接下来!简单的分析一下,赵云加入刘备集团的具体世间。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本属袁绍势力管辖范围,当时很多人都愿意投靠在四世三公袁本初的麾下。但赵子龙异于常人,他没有选择投靠实力最强的袁绍,相反,他带着义兵,投靠了袁绍的死对头公孙瓒。具体内容如下:

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参考,《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引注·云别传

在公孙瓒麾下,刘备得以结识赵云,两人彼此心心相惜,各有顾盼之心。公孙瓒遣刘备配合田楷对峙袁绍,赵云也跟随其中,刘备任命赵云暂领主骑郎一职。原文如下:

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参考,《三国志·赵云传》

这个时候,赵云虽然在刘备手底下做事,但他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投在刘备麾下,他的最高领导仍然是公孙瓒。

不久后,赵云辞归故里……

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参考,《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引注·云别传

赵云的辞别,兄丧显然只是一个借口。他离开公孙瓒的原因,大概因为看出了公孙瓒并非明主。而刘备深知其意,他非常清楚赵云此去不会再回来了,于是依依不舍,握手言别。

赵云脱离公孙瓒,是公元191年左右。

而他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大概是公元200年左右,将近十年的时间。赵云去了哪里?投在了谁的麾下?

原文如下:

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参考,《三国志·赵云传》·裴松之引注·云别传

刘备在邺城招揽了赵云……

邺城是哪里?是袁绍的都城。赵云在袁绍的都城干嘛?只能说明赵云脱离公孙瓒之后,投在了袁绍的麾下。不过并没有得到重用,所以才转投了刘备。

袁绍跟吕布集团没有用兵记录,赵云不可能被高顺击败。投靠刘备的时候,是公元200年,而吕布势力彻底灭亡,是在公元199年。

所以高顺、张辽没有击败关羽、张飞、赵云齐出的战役记录。

另外一点!沛城之战,好像也没北地太守张辽什么事……

《三国志》原文

布复判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参考,《三国志·张邈传》

吕布复为袁术使高顺攻刘备,公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备为顺所败——参考,《三国志·武帝纪》

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参考,《三国志·先主传》

从三国志各传中,可以得知,小沛一战,吕布方主将就只有高顺一人,没有张辽。

至于北地太守张辽,只有英雄记有所记载。跟演义差不多,说是“马匹之争”。不过我认为不可信。毕竟吕布与刘备,早就嘶翻了脸皮。刘备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伺机攻打吕布,他又怎么可能去为了几百匹马,而先打草惊蛇呢?

吕布是复判袁术,为表其心,遂决定对刘备用兵。吕布攻打刘备,也是事先拟定好的战略路线。

另外一点,据武帝纪记载,吕布攻打刘备,是建安三年秋七月以后。九月曹操亲征吕布。而英雄记的记载,是春正月马匹之争,吕布遣高顺、张辽攻打小沛,一直到九月才拿下沛城,曹操十月才开始亲征。

所以英雄记记载不实。沛城之战,吕布方统帅只有高顺一人。

高顺指挥这场战役非常精彩,不但攻坚拿下了小沛。甚至击破了刘备全军,使刘备方仓惶奔逃,连妻儿老小都无暇顾及。曹魏大将夏侯惇赶来援救,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仍然不是高顺的对手,最终大败而逃。

而刘备的小沛城中,关羽、张飞二将肯定是在的。毕竟当时刘备没有别的城池,所有人都在小沛城中。

小沛之战。实际上是高顺一人统军,击败了刘备、关羽、张飞以及夏侯惇。

胜仗原因:一句话解释

高顺的军事能力强悍,治军有道,陷阵营勇猛无敌。

且看:

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参考,《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得曹操大力支持,收集散卒,而且给了他充足的粮草,以及充足的兵力,让他去攻打吕布。准备非常充分。在夏侯惇援助之际,面对两面夹击,高顺各个击破,大获全胜。

此战绝对是硬实力的体现,高顺的军事能力之强悍,毋庸置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