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构成高的部分获得的平均利润为何大于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为何大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也就是说利润的来源还是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形成以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
比如平均利润率为20%,剩余价值率都为100%,三个企业A B C的有机构成C:V分别为70:30,80:20,90:10,则按照平均利润的原则,等量的资本100取得平均利润为20,而剩余价值则分别为30,20,10。 可以看出有机构成比例是 AB>C,但是相比平均利润,则是A的剩余价值小于平均利润 ,B的剩余价值等于平均利润, C的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 。理解了之后可以简单的记忆为有机构成获得的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相比,高则高,低则低。
拓展资料:剩余价值
1,是要生产剩余价值则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当者。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具体劳动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了新商品中。
2,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又形成了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只仅仅等于资本所有者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则断然不会有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本家也是无法接受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3,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就在于被资本所有者所购买的劳动力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3
工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而资本家付给的工资不会跟着变化,资本家就会攫取更多的工人创造的财富,因此,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平均利润高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拓展资料:

一、经济(Economy)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

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二、经济总量;狭义指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国民经济总量,既包括有效经济总量,也包括无效经济总量;广义指社会财富总量即社会价值总量,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财富总量,既包括社会财富的量,也包括社会财富的质。广义的经济总量不包括无效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规模扩大有两种途径:外延扩张与内涵深化。狭义的经济总量增加往往通过外延扩张来实现,广义的经济总量增加更多通过内涵深化来完成。

有效经济总量;社会有效投入总量与社会有效产出总量之和,社会有效产出总量即社会有效供给总量。有效经济总量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不单纯是GDP增长的结果。

三、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中义指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经济总量增加、国民收入提高(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扩大;广义包括能够用货币来计算的与不能用货币来计算的社会财富的增加,既包括社会财富量的增加,也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高。增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广义的增长是狭义的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1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也就是说利润的来源还是可变资本。平均利润形成以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比如
平均利润率为20%,剩余价值率都为100%,三个企业A
B
C的有机构成C:V分别为70:30,80:20,90:10,则按照平均利润的原则,等量的资本100取得平均利润为20,而剩余价值则分别为30,20,10。
可以看出有机构成比例是
A<B<C,而他们所获取的剩余价值是
A>B>C,但是相比平均利润,则是A的剩余价值小于平均利润
,B的剩余价值等于平均利润,
C的剩余价值大于平均利润
。理解了之后可以简单的记忆为有机构成获得的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相比,高则高,低则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