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的模式是怎么样的?

如题所述

社交电商的模式分类

拼购类、分销类、社区团购类三种模式都是以强社交关系下的熟人网络为基础,通过价格优惠、分销奖励等方式引导用户进行自主传播。所以此处只探讨这三种模式。内容类社交电商如小红书则起源于弱社交关系下的社交社区,通过优质内容与商品形成协同,吸引用户购买。

1、拼购类

1)模式分析

它们聚集两人及以上的用户,以社交分享的方式进行组团,成功后可以享受更大的优惠,通过低价的方式提升用户参与积极性,让消费者自行传播。

传统电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进入了品牌升级阶段,流量逐渐向头部商家集中,大量低端产能被淘汰。这一部分过剩的产能与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需求完美结合,借力微信社交渠道获客优势,拼购类社交电商迅速渗透三线及以下城市,实现爆发式增长。

其目标用户是低线城市的价格敏感的用户,拼购类社交电商以生活用品、服饰等消费频次高、受众广的大众流通性商品为主,大部分商品价格不超过100元,低价是拼购类社交电商吸引用户进行分享传播的关键,而拼购类社交电商能够实现低价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a、通过拼团的方式引导用户进行分享,降低获客成本,并通过类游戏的方式增加用户粘性;

b、拼购类社交体现出“发现式”购物的特点,平台通过反向推荐算法,将大量流量汇集到少数爆款产品,通过规模化带动生产侧成本降低;

c、平台通过拼团集中大量订单,获取对上游的溢价权。同时,入驻平台的商家主要是工厂店,大大缩短了供应链,降低了中间成本。

2)优势

只需要花费一次引流成本吸引用户主动开团,用户为了尽快达成订单会自主将其分享至自己的社交关系链中,拼团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吸引其他用户再次开团,传播次数和订单数实现裂变式增长。

3)趋势及挑战

随着行业逐渐发展趋向成熟,大量玩家进入市场,获客成本将迅速上升,拼购式社交电商的低价优势将逐步丧失,依然要面对品牌化转型的过程。而品牌商家的强溢价权、流量汇集能力,实际上都与此类平台低价取胜的思维相冲突。


2、分销类

1)模式分析是以S2b2c的模式连接供应商与消费者实现商品流通的商业模式。“S”指分销平台,提供标准化的全产业链服务。“B”是指店主推手,仅负责获客与用户运营的职责。“C”是指用户。“传统微商”模式下,个人店主需要自己完成商品采购、定价、销售、售后全消费流程。而“分销类”社交电商平台,由分销平台提供标准化的全产业链服务,店主只需要利用社交关系进行分享和推荐就可以获得收入。

2)优势

优势来自于分销裂变带来的获客红利。平台通过有吸引力的晋升及激励机制让店主获益,推动店主进行拉新和商品推广,有效降低了平台的获客与维护成本。

另一方面,店主在平台消费购买商品时也会享受优惠,有效提升了平台会员的活跃度和忠诚度。

3)趋势及挑战

会员制电商发展初期,大量原微商从业者涌入,促使行业快速发展。众多品牌商与电商企业入局进行探索,借力小b端实现快速裂变。此阶段对小b端的争夺与培养是各大平台的主要任务。

另一方面,当渗透到达一定程度后,行业的竞争又将回归中后端的供应链及服务能力。


3、社区团购类

1)模式分析

社区团购模式也是S2b2c的一种,社区团购平台提供仓储、物流、售后支持,由社区团长(一般是宝妈或社区便利店店主)负责社区运营,主要包括社群运营、订单收集、商品推广及货物分发。

社区居民加入后下单,社区团购平台将商品统一配送至团长处,消费者上门自取或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2)优势

社区团购模式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团长为中心的轻熟人社交网路,便于产品在社区内自然传播,可以有效降低获客成本;

2)社区居民在拼团时需提前下单,并完成支付。平台通过预付制锁定订单,汇集大量订单以获取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权,同时以销定采,降低损耗与库存成本;

3)在物流阶段,供应商将货物运送至平台的仓库,平台负责将货物运送到各社区团长处,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或由用户自取。中间环节少,且有效的控制了终端配送成本。

3)趋势与挑战

社区团购模式较为简单,行业门槛不高。在社区团购这种模式下,团长和用户的转移成本都不高,对平台并没有太高的忠诚度。吸引用户购买的关键还是物美价廉的商品,而订单的规模化增长也能反向推动成本的降低。因此归根结底行业比拼的还是供应链与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总的来说可以分成3种情况:电商+社交,平台型微商,拼团型。第一种是由传统电商转型的,比如淘宝客。第二种比较复杂,涉及到平台与商家,商家与微商,微商与客户,平台与微商,平台与客户等多维关系。比如九优生活。第三种拼团型就是通过团购模式进行商品推广的,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04
基于熟人私域流量的一种电商模式,通过长期的社群运营与客户建立信任感,达到销售转化的目的。但是怎么建立呢?靠的是你招募来的团长或者叫代理,平台方可以用营销活动或者直播来提高裂变速度和转化率。
第3个回答  2022-06-21
一、电商社交
“社交电商”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本来就是做电商,自己顺带开了个社区,来增加客户们的交流沟通,增加粘性,引导买卖,比如淘宝里微淘、淘达人、淘直播;另一种就是卖家意识到原来增强社交属性可以增强用户粘性,并且发现邀请社交领域的KOL作为自己商品的导购,商品的转化率会更高。这两类都是传统电商转型社交电商的方法,所以转型相对简单,转型的成本更低。
二、社交电商

这类模式一般都是从主题社区起家,比如以前的恋爱社区,社区的人气聚集起来之后,上线一个在线付费教育网站。这本质上就是社交电商。做垂直社区的也是一样,先通过优质内容圈住一批人,然后卖货,这跟在线下开个酒吧,把人吸引到酒吧里来,然后给人卖酒是一个逻辑。
这种模式是建立一个能满足人社交欲求的圈子(社群),请大伙来玩,然后顺带卖点东西出去。这种模式线上线下都可以用,只不过到了线上,就成了电商。
一般这类型的兴趣社区,会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社区里还有意见领袖、红人、导师等,比较典型的例子,小红书。
前两年一直被当成新概念、新理念的社群电商,其实也是这种逻辑。
三、导购型
这一种模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平台,一种是个体。
先说平台型,比如蘑菇街,专门建立导购平台,请KOL导购,吸引顾客购买,更容易使用户产生信任感和黏性,这种方式跟线下柜台异曲同工,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线下成交一个是线上成交。因为有KOL导购,给用户更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成交率比较高。
再说个体,比如微商、网红、淘宝客这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一切自己可以触达的社交网络,铺货赚钱。触达的范围近到生活圈,远到粉丝圈,甚至包括陌生网络好友。
这种模式内在核心表现在3点:
1.得有产品,无论是自家的、代理的、还是一件代发的;
2.得有展现渠道,这就包括常见的微信、微博、qq空间、淘直播,包括蘑菇街、楚楚街;
3.得有潜在用户,每个渠道都有吸引粉丝关注方法。很多人误认为微商就是传销,其实真正朋友圈卖货的微商和微信卖书的自媒体大咖罗振宇,从社交电商本质上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非要区别的话,是经营方式、产品选择、个人定位、营销方法的不同。很多传统企业做社交电商,大多借助的就是这一批人的力量。
四、平台型微商
平台型微商的模式有很多种:其中有直销模式,销售分佣,购物返利,可惜容易被传销利用。比如骗了很多人最后被查封的云在指尖、星火草原。
在一些信息落后、网络不发达的地方,骗子们打着移动互联网、创富先机的幌子,很容易把人给忽悠人进去。这个模式界定模糊,边界模糊,我认为只有有一定家底的电商巨头才能做都大,毕竟这种模式需要有足够物美价廉的进货渠道才能支撑起中间的返佣,且让终端客户觉得不贵。
平台微商粗略可分为两大类:
1.中心化平台微商。这类是社交电商里比较复杂的一种模式,涉及到平台和商家、商家和商家、商家和微商、微商和微商等多维度的利害关系。电商思维还是微商运营思维?供应链怎么解决?要不要走自营?机制是单级还是多级?……目前看来中心化平台微商从2015年到现在都属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像萌店、云集、网易考拉等,也是中心化的平台微商,但其内在的模式逻辑还是略有不同。
2.去中心化的平台微商。最典型的就是小黑裙,去中心化平台微商只卖自家的产品,平台上只有自家东西。和中心化平台微商可以卖多个商家产品相比。去中心化的平台微商更简单,可以说是传统微商代理模式的系统化。
五、拼团型平台
最典型的代表是拼多多和萌店,这种模式是大家一起拼团购实惠、以及团长免单等方式引起用户裂变,主要卖一些需求广、单价低、高性价比的产品,借助社交的力量进行传播。但拼团形式,目前利用的是用户买实惠、占便宜的心理,东西一旦不实惠了,这种模式很难玩得下去。
六、微商代理
这里主要讲的是狭义的微商,也就是大多数眼里的微商。
这种模式是将传统线下的代理囤货模式搬到了线上,并融入了直销的团队运营打造。传销还是直销其实也是在一线之间,主要看最顶上的人是想走货到终端路线还是圈钱就走。这种模式的优势是粘性强、好复制和管理,信息传达快。缺点是层次多,缺乏第三方监管,对终端消费者和低层代理可能造成伤害。
第4个回答  2020-04-30

社交电商是什么

你在社交电商上买过东西吗?其实,凡基于社交关系的线上交易行为,广义上都算社交电商,种类很多。

微信是熟人社交工具,社交电商就是依托社交关系而进行买卖交易的电商。

拼多多依托微信的社交分享做团购而火,因此拼多多本质上也是社交电商,它的成功模式把社交电商概念彻底带火了。

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的区别

传统电商以货为中心,围绕商品、供应链的传统卖货平台。

社交电商以人为中心,是社交关系形成的电商形态,不以产品搜索、展示为销售模式,而是通过社交,用户分享传播,形成口碑效应,从而激发消费需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