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助听器为什么听得到还是听不清楚?

如题所述

听力有损失的人,大多已经适应了处于安静无声的周围环境,聆听他人说话时也只注意到对话者大声说话的言语声,由于根本听不到嘈杂的噪声,对噪声的分辨功能的存在就显得没有意义,因此大脑对噪声的主动滤过功能会逐渐退化。
婴幼儿佩戴
助听器
老人佩戴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后,
大脑皮层
的高级滤过功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所以刚刚佩带上助听器的时候,患者的第一个印象往往是:“怎么这么吵?!”、“什么都听见了,但是,就是分辨不好你们都在说什么。”
这是因为助听器把周围的所有声音都放大了,不但放大了对话者的语言音量,也同时放大了周围的
环境噪声
,当大脑还不能有效的区分什么是噪声,不能明确该把什么声音过滤掉的情况下,佩戴者往往会烦躁、对助听器丧失信心,认为买了个“噪音器”。其实,这种现象是大脑未能及时调整状态,等到佩戴者逐渐的适应了助听器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后,会逐渐喜欢上助听器。这也正是大脑逐渐恢复噪声滤过功能的过程。
由于大脑皮层的调整需要充分的时间来适应这个新的听觉变化,所以要牢记以下四点:
1、对助听器的适应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就能有很大成效,否则您将会很失望。
2、在开始时,请记住不要对助听器的效果轻易下结论。
3、如果您的朋友中,有人曾用过助听器,但觉得很不满意时,不要受他的影响,因为这并不意味着您也会不满意。
4、掌握好的方式方法尽快地适应助听器,可以让佩戴者早一些感到周围声音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6
初配助听器请注意:1、第一周 每天佩戴2-3个小时,在室内安静的环境下佩戴;2、第二周 每天佩戴4-5个小时,在稍嘈杂的环境下佩戴,如小区内,公园里;3、第三周 每天佩戴6-7个小时,可以在嘈杂环境下佩戴,如马路上,但不要在噪声环境下时间过长;4、第四周 每天佩戴8小时左右,可在各种环境下佩戴;
助听器佩戴是因人而异。刚开始使用助听器时,需要注意3点:1、佩戴助听器以后和以前不戴时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2、适应佩戴助听器需要一些时间,佩戴助听器就像佩戴不同焦距的眼镜一样,需要逐渐适应。开始时可能有些困难,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对助听器保持正确的期望很重要,同时要学习在困难的环境中如何最佳的使用助听器。这个学习的过程需要积极、主动、耐心,它将对今后持久使用助听器大有帮助。当初次佩戴助听器时,大脑必须学习如何重新理解这些声音,特别是听复杂的语言。如果不能马上听懂别人说话,偶尔听不到有些较轻的谈话,请别着急,注意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结合视觉提示,要观察谈话人的面部表情或体态来帮助理解他的谈话。初次佩戴助听器时,还会感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古怪,因此要与熟悉你声音的朋友多练习听说。3、初次佩戴助听器还应该注意四周康复锻炼,从刚开始1小时短时间的佩戴,到后面慢慢加长时间的戴,从安静到复杂的环境开始听。
第2个回答  2019-06-06
听不清有很多种情况。
1、助听器音质的问题,简易型的助听器因为只有放大声音的作用,不能提高言语分辨率,确实听不清。通道数多、芯片运算速度快的助听器在听不清这方面的帮助要大一些。
2、患者本身的言语分辨能力比较差。这种情况即使戴了助听器也需要慢一些和他讲话。语速一旦快了就会出现听不清的现象。这种情况就需要降低期望值,助听器只是起到辅助、帮助的作用,不能和原来正常听力一样。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来看,要听的和原来正常耳朵一样,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复杂环境下听不清。一些比较嘈杂的环境,比如马路边、人多的餐厅等等,由于周边干扰的噪音比较多,即便是正常的听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听的很吃力,更别说是戴了助听器的患者。
第3个回答  2019-04-16
戴上助听器还是听不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1,个人听损程度和性质(极重度、神经性语言分辨率差的)2,患病时间(假如先天或年份很长)3,助听器性能(功率、降噪、频宽等不足)4,单耳佩戴(双耳听损)5,验配师选型和调试(经验不足、调试不合理)6,初戴者(还在适应期)7,助听器工作状态不好(比如电量不足、出声口被堵等)8,使用环境比较嘈杂(常人也听不清)9,个人期望值过高(助听器不可能达到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听力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听的见和听的清是两回事。
第4个回答  2021-01-10
您好,听不到和听不清是两个问题。我们平常所做的纯音测听,测试听到多大的声音,至于听得清楚与否百,还需要配合做言语识别率来测试。大部分听力损失患者会有听到但听不清楚度的问题。这是耳蜗死区存在的原因。但是目前可以干预的办法,只有通过助听器放大声音,然后不断刺激听神经,慢慢解决听清楚的问题!但还是要将期望值放在合理的位置。言语识别率答的检查,可以大概预估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