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蚊子一开灯就不见了

如题所述

开灯蚊子就不见了,这一现象和蚊子的觅食方式有关系。

因为蚊子在想要觅食吸血的时候,是根据人体或者其他的哺乳动物身体散发出来热量来进行追踪定位的。

当灯是关着的时候,屋子里头的热源就来自于人体,蚊子就能十分精准的叮咬人的身体,甚在耳朵边嗡嗡叫。但是打开灯寻找蚊子的时候,灯光发出的热量就会影响、干扰蚊子的觅食定位,这样蚊子就会躲起来,所以我们开灯蚊子就不见了。

在昆虫界,许多昆虫都是靠翅翼不断振动而发音的。一般蚊子在飞行时,每秒翅膀能震动594次左右,因此我们就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

蚊子发出的“嗡嗡”声的频率是由翅膀煽动快慢而决定。通常蚊子的翅膀每秒可以拍动500次,这种拍动产生了蚊子特有的“嗡嗡”声,其谐波频率正好接近1000Hz,也正好是人类比较敏感的频率,因此为讨厌。

蚊子的生活习性

蚊的季节消长与温度、湿度和雨量等密切相关。我国气候南北悬殊,各蚊种季节消长亦不同。即使在同一地区的不同蚊种,或不同地区的同一蚊种,也因蚊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季节消长情况。

如中华按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每年3月初出现第一代幼虫,成蚊密度在5月起始上升,7月达高峰,9月以后下降;但在台湾省每年4月至9月间有两个高峰。我国大多数地区在6~9月是成蚊密度高峰季节。媒介蚊虫的季节消长与疾病流行的季节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