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地在历史上曾代指汉朝的疆土,汉朝灭亡后,“汉地”逐渐演变为汉族人的主要聚集地。“汉地十八省”中的汉地指的就是后者。明朝后期朝廷十分腐败,对满清的不断扩张一步步退让,导致清军入关之后,汉族的居住地区被迫不断缩小。辽宁地区在历史上分为西辽和东辽地区,辽宁的失守代表明朝最终的败落。
“汉地十八省”是明朝末年至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对汉族地区划分的代名词。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清政府实施因俗而治的政策,将明朝时期的湖广分为湖南和湖北,将江南地区分为安徽和江苏,将甘肃从陕西划出,再加上原来汉族部分的的主要省份,划分出“汉地十八省”这一地方制度加强对汉族的统治。这些地区继续沿用明朝的一些管理制度。其他省份禁止汉人进入。
新疆、蒙古、辽宁这些省份处于中原的边陲,满清进入中原时先占领了这些偏远之地。虽然明朝时期不少汉人进入了辽东地区生活,辽东也逐渐成为以汉人为主的居住地,但是辽东被占领之后整个辽宁地区也全部落入满清手中,汉人被大量驱逐。也就是说满清的早期政权就根植于此。即使明朝灭亡,中原地区全部归清朝统治,辽宁也还是汉人的禁地,不在“汉地十八省”内。
辽宁气候寒冷不宜耕种,在农业并不发达的古代辽宁地区对汉族人远远没有中原地区有吸引力。再加上清朝对辽宁占领后对汉族人大量驱逐,因此清朝时期辽宁地区的汉族人数要比其他汉族居住地的人数少的多。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辽宁地区没有被纳入“汉地十八省”内。但是这同时阻断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边疆地区发展十分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