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热后磁铁磁性消失

最好说得明白点,别太麻烦了,我看不懂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弄懂磁铁为什么会有磁性?它的磁性从何而来?

  磁铁吸铁的特性是由于其原子电流的磁化作用所产生的,众所周知,物质基本上都是由分子所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能又包含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个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分到更小的级别即夸克级别,当然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我们都知道在原子内部,电子是在不停地自转的,同时,也是绕着原子核不停地旋转,一圈一圈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电子,正是因为这两种运动从而产生了磁性。但是呢,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的运动方向都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同时他们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磁场效应也会相互抵消。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基本上都不会呈现磁性。

  但是,还是有一种例外,就是铁、钴类铁磁类物质。他们的内部电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进行着自旋,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当这类物质被磁化后,其内部的磁化区就会整齐而有致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就形成了磁铁。磁铁在吸铁的过程中,就是对其他的铁块进行了磁化,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因为不同的极性而产生的相互间的吸引力,最终紧固的贴在了一起。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磁铁和钉子。磁铁中的电子就如同整齐有致的军队一般,齐头并进,训练有素。而钉子中的电子呢,则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毫无归束。当二者相遇时,则如同军队降服了野马,最终因为磁极性的不同而相互吸引到了一起。

  所以磁铁的磁性就是原子电流磁生电产生磁场,磁化另一种物体,而另一种物体磁生电产生了电场,最终又由电场产生了吸引力。

  但是当电子在高温下又会怎样呢?电子排列会变得杂乱无章。而原子也会因为过高的温度,剧烈的运动。从而导致整个原子包括内部都是混乱不堪,如同一个热闹的菜市场。所以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磁性也都会消失。在物理学中有一个专门针对这种现象的专业名词—“居里温度”。也称为磁性转变点,当温度高于这个点时,顺磁性消失,物质就会表现为失去磁性,当温度低于这个点时,磁性又会重新回来。

  任何事都要先从本质看行,当你弄懂了磁性的来由之后,你就会明白高温时为什么磁铁会失去磁性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04
居里点或居里温度是指材料可以在铁磁体和顺磁体之间改变的温度。低于居里点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铁磁体,此时和材料有关的磁场很难改变。当温度高于居里点温度时,该物质成为顺磁体,磁体的磁场很容易随周围磁场的改变而改变。这时的磁敏感度约为10的负6次方。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在地球上,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并且被磁化的岩石的磁场与地磁场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根据这个道理,只要测出岩石的磁性,自然能推测出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在地学研究中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家利用化石磁性的原理,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这就是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科学家把古地磁学引入海洋地质领域,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使用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在大西洋洋中脊上的海面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人们又使用磁力仪等仪器,以密集测线方式对太平洋进行古地磁测量。两次调查的资料使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洋底部存在着等磁力线条带,而且呈南北向平行于大洋洋中脊中轴线的两侧,磁性正负相间。每条磁力线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在数十千米至上百千米之间不等。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本世纪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年轻学者F.J.瓦因和他的老师D.H.马修斯提出,如果“海底扩张”曾经发生过,那么,大洋中脊上涌的熔岩,当它凝固后应当保留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方向。就是说在洋脊两侧的海底应该有磁化情况相同的磁性条带存在。当地球磁场发生反转时,磁性条带的极性也应该发生反转,磁性条带的宽度可以作为两次反转时间的度量标准。这个大胆的假说,很快被证实了,人们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找到了同样对称的磁性条带。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计算出在7600万年中,地球曾发生过171次反转现象。
研究还发现,地球磁场两次反转之间的时间最长周期约为300万年,最短的周期约为5万年,两次反转的平均周期约为42~48万年。目前,地球的磁场方向己保留70万年了,所以,人们预感到一个新的磁场变化可能正在向我们靠近。
对于海底磁性条带的研究仍在继续之中,许多问题仍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例如,对于地球磁场为什么要来回反转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无法解释清楚。尽管科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假说,但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规律之谜,有待于科学家们去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09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在地球上,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磁化作用,获得微弱磁性,并且被磁化的岩石的磁场与地磁场是一致的。这就是说,无论地磁场怎样改换方向,只要它的温度不高于“居里点”,岩石的磁性是不会改变的。根据这个道理,只要测出岩石的磁性,自然能推测出当时的地磁方向。这就是在地学研究中人们常说的化石磁性。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家利用化石磁性的原理,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地磁场变化规律,这就是古地磁说。
为了寻找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科学家把古地磁学引入海洋地质领域,并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使用高灵敏度的磁力探测仪,在大西洋洋中脊上的海面进行古地磁调查。之后,人们又使用磁力仪等仪器,以密集测线方式对太平洋进行古地磁测量。两次调查的资料使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洋底部存在着等磁力线条带,而且呈南北向平行于大洋洋中脊中轴线的两侧,磁性正负相间。每条磁力线条带长约数百千米,宽度在数十千米至上百千米之间不等。海底磁性条带的发现,成为本世纪地学研究的一大奇迹。196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年轻学者F.J.瓦因和他的老师D.H.马修斯提出,如果“海底扩张”曾经发生过,那么,大洋中脊上涌的熔岩,当它凝固后应当保留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方向。就是说在洋脊两侧的海底应该有磁化情况相同的磁性条带存在。当地球磁场发生反转时,磁性条带的极性也应该发生反转,磁性条带的宽度可以作为两次反转时间的度量标准。这个大胆的假说,很快被证实了,人们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找到了同样对称的磁性条带。不仅如此,科学家还计算出在7600万年中,地球曾发生过171次反转现象。
研究还发现,地球磁场两次反转之间的时间最长周期约为300万年,最短的周期约为5万年,两次反转的平均周期约为42~48万年。目前,地球的磁场方向己保留70万年了,所以,人们预感到一个新的磁场变化可能正在向我们靠近。
对于海底磁性条带的研究仍在继续之中,许多问题仍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例如,对于地球磁场为什么要来回反转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无法解释清楚。尽管科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假说,但其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地球发生磁场转向的内在规律之谜,有待于科学家们去继续探索。
第3个回答  2019-11-01
磁铁有磁性是因为该物体的分子有规律的运动,形成分子环流因此对外显磁性。当磁铁加热后,分子由于温度高而加速分子运动,这种加速运动可能会使分子的运动恢复成无规则的运动,因此对外不显磁性。所以磁性的物体当加热或磕碰就会失去磁性。
第4个回答  2015-11-21
磁铁内部元素排列是有一定顺序(方向?)的,当加热后,高温会破坏磁铁内部的元素 排列顺序,所以磁铁就没磁性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