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曾为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写的?出自哪里?

【请教】“曾为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写的?出自哪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

这首诗翻译起来就是: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也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世界上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啧啧!好生浪漫啊!
就在世人皆为这痴情种感叹情深之时,万万没想到,其实真正的元稹,是一个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萝卜派。
唐贞元十八年,元稹向表妹发出了分手声明,然后屁颠屁颠娶了韦夏卿的千金韦丛为妻。
所以,元稹其实才是那个“始乱终弃”一词的发明人。
元稹攀上市长女儿这条线后,两人的婚后关系还不错,但却很穷!

老婆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沦为小保姆不说,还要靠变卖首饰支持这个家庭。
直到元稹三十一岁的时候,官升至监察御史,生活才算比较宽裕。
可老婆却在此时领便当了(病逝了),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
面对发妻的死,元稹哭得很是伤心。
还经常拉上同僚哭诉,哭得大家都被他感动哭了,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不下30首悼亡诗缅怀妻子,首首催人泪下,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那首《离思》。
更"情深”的是,他还许下终身不娶的诺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注释
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顾”“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
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6
曾经沧海难为水单句出自《孟子·尽心上》,意译: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引用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两句出自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个人感觉“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用来歌颂独一无二的爱情。
第3个回答  2019-03-06
意思: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作者:唐代的元稹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
第4个回答  2019-03-06
离思五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句话的意思是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引用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