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大观园以第一人称改写?

如题所述

话说平儿回来,忽见乡下刘姥姥和外孙板儿来了,丫头们正往地上倒口袋里的枣子、板栗。见她进来。

刘姥姥忙上前问候:“姑娘好,早在电视里看到姑娘住的贾府不错,想来一趟,多亏昨日宝二爷来玩,才把我接了来。”早在前些日子。贾府特地把大观园中的屋子重新装修、粉刷了一遍。平儿与黛玉她们便领着刘姥姥和板儿来到装修不久的屋门口。

一开门——“哎呦!”一股浓重的油漆味迎面而来,丫头们忙闪到一旁,用袖口掩着口鼻;板儿两手捂着嘴,一扭头躲得老远;黛玉一嗅,忽觉胃中翻腾,立刻跑到院子里大吐特吐。宝玉鼻子一酸,只觉得眼睛疼,使劲眨了几下,竟流出了眼泪。

刘姥姥进了屋,被熏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她一手搭住额头,东倒西歪,嘴里还一个劲说:“哎呦呦,贾府就是不一样,房里用的熏香都这么特别……”“啪!”地一声便倒了地。此时贾母刚到,见此情景立即吩咐姑娘们扶到秋爽斋休息,让贾政去查明此事。

“刘姥姥,刘姥姥……”这时,被熏昏了头脑的刘姥姥才渐渐回过神来。“老新家,还好吧?怎么了呀?”贾母着急地问。“回老太太 ,贵府用得熏香实在高级,闻了都让人恍恍惚惚,像飞上了天一样……”“报——”。

贾政有消息了,“刘姥姥刚才晕倒是中毒引起的。我带质检局的人来查,原因是刚装修的屋子油漆甲醛超标,还致癌呢……”“啊?——”众姑娘惊叫起来。

扩展资料

第一人称(拼音dì yī rén chēng),是叙述人称之一。在语法上是指表达者一方,在文学作品中是指叙事视角之一,在言语(书面或口头)活动中,指称说话人自己的为第一人称。如"我"、"我们"等。

以"我"的身份来叙述,"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主要也可以是作品中的人物。常用于叙述讲故事者的亲历亲为,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第一人称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中文中常用的表述为:我、俺、在下、吾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我二进大观园,在第三十九回,我带了新收的蔬菜瓜果老看老太太,凤姐就留我住一天,老太太也想和她聊聊就让她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凤姐就开始拿我寻开心了,先是拿花插了她一头,然后大家开始游园,先去了潇湘馆,后在秋爽斋(探春处)吃的早饭。

期间鸳鸯和凤姐合计着让我频频出丑,我也有心讨好,惹众人哄笑不断,后去了宝钗的蘅芜苑,出来后在缀锦阁看戏,行酒令。

我又惹众人大笑,后又去了栊翠庵。之后贾母去稻香村休息去了,我迷路,醉卧在怡红院宝玉床上。之后我拿了米,一百多两银子,衣服果子什么的回去了。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刘姥姥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红楼梦》里的人物,王板儿的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给沉闷没生气的朱门带来些许的欢声笑语。

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明事理,重情义,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个老太太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姥姥进大观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8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带了新收的蔬菜瓜果老看老太太,凤姐就留刘姥姥住一天,老太太也想和她聊聊就让她住下了,第二天一早,凤姐就开始拿刘姥姥寻开心了,先是拿花插了她一头,然后大家开始游园,先去了潇湘馆,后在秋爽斋(探春处)吃的早饭,期间鸳鸯和凤姐合计着让刘姥姥频频出丑,刘姥姥也有心讨好,惹众人哄笑不断,后去了宝钗的蘅芜苑,出来后在缀锦阁看戏,行酒令,刘姥姥又惹众人大笑,后又去了栊翠庵。之后贾母去稻香村休息去了,刘姥姥迷路,醉卧在怡红院宝玉床上。之后刘姥姥拿了米,一百多两银子,衣服果子什么的回去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7
刘姥姥__我进大观园。
第4个回答  2020-01-01
你姥姥进大观园,在外人看起来好像刘姥姥出了很多丑一样,但是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我觉得刘姥姥是一个非常明白事理的人,他因为有事情要求助贾府,所以他就进这个大观园,斗了这些贵人的一个乐让他们能帮助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