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盆景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黄栌盆景养殖方法:盆土选择、温光调控、播种技术;黄栌盆景养殖注意事项:灌溉排水。

一、黄栌盆景养殖方法

1、盆土选择

黄栌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腐殖土为主,加适量沙土调匀后即可使用。盆则可以视树形而定,直干式常用圆形或方形盆,斜干式及曲干式宜用长方形或椭圆形中等深度的盆钵。

2、温光调控

黄栌盆景喜温暖环境,比较适合黄栌生长的温度为20℃-30℃之间,不要过高或过低就行。光照方面,除夏季需适当遮阴外,其他季节可长期受光。

3、播种技术

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为了便于采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宽1.2米,长视地形条件而定,床面低于步道10-15厘米,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前3-4天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厘米,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亩用种量6-7千克。注意种子发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出齐。

二、黄栌盆景养殖注意事项

灌溉与排水: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黄栌相关介绍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是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树冠为圆形,木质部黄色,树汁有异味;叶柄细,没有托叶,叶成倒卵形或卵圆形;花药卵形,紫褐色;核果小且干燥,肾形扁平,绿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黄栌因其木质鲜黄色得其名。

黄栌原产于中国、亚洲西部和欧洲南部,分布于在中国华北、华中及西南;南欧也有分布。黄栌喜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黄栌的繁殖方式为播种、根插、分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栌(漆树科黄栌属植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