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集团的创始人

如题所述

奥德曼(Richard Elman)来自英国,中学没毕业就出来社会工作。早在1969年,他就到亚洲地区来,最初去东京,在一家美国的金属制造公司工作,到1986年才创办来宝集团。在这个区域居住超过30年,他见证了这个区域的变化。
对中国感到乐观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对中国感到乐观的时候,奥德曼说:“我们肯定是要乐观的。为什么?因为我看到他们在过去20年里所创造的改变。那里有十几亿希望生活得好一点的人,而要过好日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强盛稳健的经济。”
香港人不了解中国,因为现在香港的生活已经太舒适了。但是在中国,还有很多在挨饿的人愿意努力工作,而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工作,生活就会改善。
奥德曼回忆自己在1969年刚开始到广东谈生意的情形,上午从香港出发,乘火车到粤港边防,走过一座木桥后,就在火车站附近吃午餐和办理通关手续,真正到达广州已经是下午四点钟。而要真正把事情办完,他们得待上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当时到广东去,没有所谓的多次进入的签证。
当时中国是个计划经济,他只有一个客户,而且是个大客户,那就是中国政府。到广东去,总要耗上很多时间,等着与部门的负责人谈。
慢慢地,中国改变了,官员们都在从与他们的会谈中学习贸易。到后来,来宝开始在中国开设办事处,到今天在中国拥有四五十个职员,而他们的客户,已经扩大到适用原料的工厂或原料的生产商。而奥德曼本人,则越来越熟悉中国。
拥有30多年与中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奥德曼说:“它有自己的特点。这是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德国。这里的人有自己的个性,你必须了解他们。比如和你谈判的那人,你也许以为他看来很懦弱,或者不愿意拿主意。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回事,那是因为他没有决定权。西方的公司,负责人一般有较大的权力,但是在中国,这里通常是由委员会来决定的。因此那个人必须先从你那里尽量得到资讯,然后再去同他的一组人讨论,最后才能做决定。”
奥德曼告诉记者:“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否则我们怎么可能运作?不过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以为我了解中国。我不了解中国,但是我了解自己不了解中国,而这个‘不了解’也是一份重要的了解。”
他进一步阐明:“以中国的数据为例,我假设他们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字是不可靠的。我一直都假设它们作为数字不可靠,因此我该怎么看?我把它们当作一个趋势来看,不管中国说经济增长是6%、7%或8%,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他们说是8%,而明年则说是9%,那意味着经济是往上走。你要做的是懂得如何诠释自己所听说的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3

来宝集团的创始人是艾利文博士,来宝集团是新加坡上市公司

2015年来宝集团出售来宝农业51%的股份,与中粮集团形成合资公司

来宝集团在2017年保留了来宝农业南通、重庆、济宁部分饲料厂业务,其中,来宝农业济

来宝集团创始人艾礼文博士

宁工厂始建于2016年,是一家猪料专业化生产厂。

中粮收购来宝农业后的豆粕产品

来宝农业济宁公司的断奶三天料

来宝集团捐建的来宝小学

服务前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