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是

如题所述

1. 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更加完善护理质量经验管理,对质量只进行简单的事后检查和评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没有科学标准和量化指标。
2.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采用常用的护理工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护理质量的优劣,尽管还存在缺陷;但这已是向护理质量科学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3. 它将工作效率指标纳入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从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三个方面全面考评护理质量指标,使护理质量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4. 护理管理人员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对其加以完善。
5. 周素鲜等通过设立合理的工作效率指标,客观、求实的评价不同病种、不同编制护士人数、不同护理难度、不同护理工作量的护理单元完成其护理管理的情况,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但具有可控性和说服力;而且,纠正了管理造成的偏差。
6. 王红等应用“双重比较计分法”,做到了质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之既能从宏观上全面反映医院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又能从微观上具体反映临床科室护理质量达标程度及名次排列。
7. 因此,在科室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竞争效应。
8. 韩忠福等通过分析护理质量的要素,从中选择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并设计规范的护理质量评价表用于实际工作,以正强化的质量达标率方式表达护理质量控制的情况,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9. 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质量评价内容及方法也更具现实性和针对性。
10. 一方面,对护理内容进行质量考评;另一方面,从工作任务、检查内容,以至评分标准上都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
11. 李加宁等制订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根据住院患者的意见设置权重,定期由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反映护理质量,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护理工作,促进了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12. 可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达到患者满意的护理效果才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归宿。
13. 探索能准确反映患者是否满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护理管理者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
14. 20世纪80年代后,目标管理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使质量管理事前控制转为事中和事后评价的系统管理过程。
15. 1989年卫生喊含山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其中包括护理标准,更是标准化管理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6. 20世纪90年代,许多医院相继实行了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的“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7.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思考、在尝试运用新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18. 一方面,对护理内容进行质量考评;另一方面,从工作任务、检查内容,以至评分标准上都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
19. 近几年,医院护理服务承诺制在许多医院已开始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显示了质量保证管理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0. 质量保证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新突破,将成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旋律。
21. 目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将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22. 护理质量管理应转变质量管理模式,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符合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质量管理指标和评价机制。
23.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以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以信息控制为手段的护理质量保证管理,将成为21世纪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