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1、任何给定物品的需求不仅受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而且受购买者收人的影响。收入弹性用于衡量物品需求量对于收入的敏感程度。其精确定义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即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测定需求量的消费者收入变化反应程度的标准。如果利用微分方程,令 I代表消费者收入,那末,点收入弹性将为:

  消费者收入与购买量一般是同向移动的。这就是说,消费者收入与产品销售量成正相关,而不是逆相关。所以,以及E1,都是正值。少数低档商品就不是这样。例如,豆类、马铃薯等产品的需求随消费者收入增加而减少,因为较贵的商品将取而代之。一般说,消费者对大多数产品的需求与其收入成正比关系,这些产品称为正常商品或者高档商品。

  3、为了探讨某一收入区间的收入弹性(不是点收入弹性),要用反映弧弹性关系的如下方程:


  此式用来衡量产品需求对消费者收入变化(从I1变到I2)的平均相对反应程度。对于大多数产品来说,收入弹性是正值。这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对产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不过,弹性系数的大小也很重要。举例说,如果某种产品的E1=0.3,这就意味着,消费者收入每增加1%,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仅增长0.3%。这样,该种产品就不能保持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又如另一种产品的收入弹性为2.5,需求增长速度为收入增长的 2.5倍。由此可见:如果某种产品的E1<1.0,该种产品的生产部门,将不能按比例地分享国民收入的增长额;而如E1>1.0,该种产品的生产部门将在国民收入的增长额中得到一个超过比例的份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30

需求收入弹性:

数学定义:

以Em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需求量,ΔQ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I代表收入,ΔI代表收入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Em=(ΔQ/Q)/(ΔI/I)

许多必需品收入弹性在0和1之间,这类商品的开销随收入增长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长快,同样,收入降低,开销比例随而降低。典型的必需品即食物,这种对食物的观察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拓展资料:

经济学中,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随收入改变的反应程度,等等类似。同“需求的收入弹性”。

计算方法为需求变化量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化量百分比所得的比率。例如,如果收入增长10%,某种商品的需求相应增长了20%,则该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20%/10%=2。

类型

共有五种可能的需求收入曲线:

1、高需求收入弹性(富有收入弹性)

这种情形下,需求增长比例大于收入增长比例。此时系数Em>单位1。例:收入增长10%,而需求增长20%。

2、单位需求收入弹性

这种情形下,需求增长比例等于收入增长比例。此时系数Em=单位1。例:收入增长10%,而需求增长10%。

3、低需求收入弹性(缺乏收入弹性)

这种情形下,需求增长比例小于收入增长比例。此时系数Em<单位1。例:收入增长10%,而需求增长5%。

4、 0需求收入弹性

这种情形下,收入改变需求量保持恒定。此时系数Em=0。例:收入增长10%,需求量不变。

5、负需求收入弹性

这种情形下,伴随收入增长,需求量反而减少。此时系数Em<0。例:收入增长10%,需求量降低5%。

参考资料需求收入弹性-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7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发生变化的程度大小。通常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其公式如下:
表示需求数量变化百分率,△y/y表示收入变化百分率,EY用来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如果Ey大于零,即为正数,则表示收入变化与需求数量变化成同方向变化,把具有这类特征的商品称之为正常品。如果Ey小于零,即为负数,则表示收入变化与该商品的需求数量成反方向变化,经济学将具有这种特征的商品称为低劣品或低档品。
一般而言,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而小于1,奢侈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
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就是分析收入变化中的食品支出比重的变化所得到的结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即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这一定律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验证。

更简单地说:你收入增加能增加需求,收入减少你的需求也相应减少,这个弹性就是研究收入发生变化时,需求的变化的百分比。比如你月收入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但你需求可能增加百分之一,这之间的量比便是研究对象,如果再不明白,我这当编辑的要跳楼了。
第3个回答  2014-12-26
=(△Q/Q′)/(△P/P′) Q需求量 P收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21

介绍需求价格弹性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