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是怎么被秦国一点一点灭亡的?

如题所述

韩国

韩国真是郁闷啊,因为疆域狭小,地处中原腹地,紧邻京畿,为秦人东进之首要目标。

韩国经常被各国胖揍。诸侯们用兵,往往想到的第一件事——今年没什么建树,去殴打一下韩国吧。

况且,三家分晋后二百多年以来,韩国在政务方面不曾有过什么出色的举措,韩昭侯与申不害的变法给人的感觉不痛不痒,不像李悝、吴起和商鞅变法,很快产生显著效应。

战国后期,韩王惧秦,几乎不再做什么抵抗,上党成为飞地后,直接拱手相让。

打肯定是打不赢了,如之奈何?

公元前246年,脑洞大开的韩桓王想出一招妙计,把水利工程师郑国叫来,让他作为间谍前往咸阳,游说秦王兴建水渠,旨在“疲秦”。秦国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就腾不出人力来攻打韩国了。

本来秦国的水工技术相对落后,此计正中秦王下怀,于是伟大的郑国渠得以修建,关中平原4万顷粮田实现高产,给秦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后勤保障,间接地缩短了东方六国覆灭的进度条。

其他五国国君咬牙切齿地宣布——韩桓王就是典型的猪队友!

◆ 齐国

君主制国家,不管从前如何强大,如果出现了一位大仙,几乎无一例外地奔向万劫不复。

齐国在战国后期,一连出了两名大仙——齐闵王田地和齐废王(亦称共王)田建。

田地傲慢狂妄、刚愎自用,无节制疯狂扩张,致使五国灭齐,若非田单齐国早就完蛋了。

田建是田地的孙子,这货标准的废物蛋,你从谥号就能看出来。由于对田建不放心,其母摄政,加上秦国的远交近攻政策,齐国还算安定。

太后弥留之际,让田建来到床前,特别嘱咐哪些大臣可以重用。田建却说:“母后,您说的名字我没记住,待儿子寻得笔来。”田建拿来笔墨和竹简,再问太后,君王后长叹一声:“我忘了!”说罢合上了双眼。

田建连自己最重要的臣子的名字都不熟悉,对他还能有什么指望?

公元前237年,田建来到秦国会见嬴政,受到隆重接待。席间,秦王与齐王推杯换盏、称兄道弟,饮到酣处,甚至搂在一起合唱了一首流行歌谣——《我们都是周天子的小马仔》。后来嬴政想起来周天子已经被秦国灭了,脸上不免露出些许尴尬。

不知道嬴政向田建许诺了什么。自此,齐国不修战备,不参加合纵,不援助其他诸侯,直至灭国。

◆ 赵国

赵国在战国前中期并不强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辟地千里改变了格局,然而沙丘之变一定程度上又断送了大好形势。

赵孝成王政治方面不够老练,对秦的外交政策总是不肯示弱从而赢得缓和时机,任用蔺相如这种刚烈的臣子强怼秦王进行无价值的博弈。渑池之会后,秦国把战略重心由伐楚转为伐赵!秦昭襄王很恼火,赵人头铁是不是,喜欢血溅五步是不是?那就如你所愿吧。

接手上党的短视行为,引发长平大决战,赵孝成王在战役期间种种决策失误,导致国力减半。

战国大后期,齐国有内奸后胜,赵国有谗臣郭开,加上国君赵迁本身脑萎缩,逼走廉颇,冤杀李牧,很快遭到了报应。

李牧死,赵国亡。

公元前229年,赵国遭遇重大天灾,秦师来犯。但是天灾不及人祸,赵迁诱杀阵前大将李牧,三个月后,国破被俘。

◆ 魏国

魏文侯本来是第一个带领魏国人民找到了隐藏副本,爆出极品装备,称霸群雄。当时魏国人才济济、国力强盛,吴起打造魏武卒令天下诸侯胆寒。

可惜,魏惠王生生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他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活得太久,在位50年。人才大量流失,还热衷于四面树敌,就这样把魏国玩成了豆腐渣。

魏国最后的希望是信陵君,但是魏安厘王并不放心自己的异母弟,毕竟发生了窃符救赵这种严重国家安全事件。换我我也不踏实,因为信陵君能力超强、影响力极大并且敢于不按套路出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一、秦灭六国的战略:

1、乘六国混战之际,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释义:不吝惜钱财来贿赂六国高官,使六国无法组成联盟)”,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

2、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释义:赵国被占领,韩国就灭亡了;韩国灭亡,楚、魏就不能独自存在;楚、魏不能独自存在,就是一举而摧毁了韩国、破坏了魏国、挟制了楚国,向东面进而削弱齐、燕 。

二、秦国自身优势: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新兴地主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到秦王政执政时,关东六国先后衰败下去,唯独秦国越战越强。

三、秦灭六国的过程:

1、灭韩: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2、灭赵: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3、灭魏: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4、灭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5、灭燕: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

6、灭赵: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四、结果: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0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政即位,前238年,秦王政22岁开始亲政,从吕不韦、嫪毐手中夺回权力,重新部署了对六国的战略和政策,开始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灭韩:公元前230年,秦王派内史腾率兵进攻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把所得韩地设为颍川郡(今河南禹州),韩国灭亡。
秦破赵: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之机,派王翦领兵进赵。赵派李牧、司马尚领兵抵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使得赵国内部倾轧混乱,赵王迁杀死李牧,引起军队对统治集团的不满,战斗力涣散。王翦大举进攻。前228年,秦军长驱进入邯郸,赵王被迫献地投降。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yu县),自立为代王。
秦破燕:秦军在追逐赵公子嘉时,大军接近燕国的西南边境,燕国面临灭亡威胁。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政立即派王翦、辛胜领兵攻燕,在易水河击败燕军主力。前226年,王翦领兵攻下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大兴),燕王喜逃到辽东,只得杀了太子丹,把太子首级献给秦军求和。适逢大雪封山,秦军进军不便,便向南方用兵。
秦灭魏:前225年,王翦子王奔率10万大军攻打魏国,秦军包围魏都大梁,掘开河沟,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人名)投降,魏亡。
秦灭楚: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兵60万进攻楚国,他采取安营扎寨、坚壁不战、以逸待劳的策略麻痹楚军,一年后,楚军斗志松懈粮草不足,难以为继于是引兵东撤,王翦乘楚军撤退之机,率军追击灭了楚军主力,接着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前222年,王翦率军渡过长江,平定楚江南地,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楚国亡。
秦灭燕、赵和楚之后,秦王派王奔扫除燕赵残余势力,前222年,王奔攻下辽东,俘虏了燕王喜,接着攻下代城,俘虏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秦灭齐:秦国长期笼络齐国,齐王建在位40年,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直到五国灭亡后,前221年,秦王派王奔攻齐,一路几乎没有抵抗便打进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投降,齐国亡。
第3个回答  2021-01-10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战,他之所以能够完成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孝公、秦昭襄王等六位国君给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在秦王嬴政继位之前,六国就已经开始用割地的手段来讨好秦国,企图延缓自己的灭亡时间。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内史腾再次对韩国进行攻击,最终攻克韩国都城,俘虏韩王安。那么,秦灭六国时为什么先拿韩国开刀呢?
公元前230年,秦国正式向山东六国发起战争,历经10年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天下。那么,秦灭六国之战中,为什么以“韩赵魏楚燕齐”为序呢?其实,可用“地缘政治”这四个字解释。
秦国要讨伐六国,尽管有数条线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崤函通道,只有占据这里,才能更方便快速地进入中原。而六国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刚好控制着这里,因此首当其冲。
韩国灭亡后,秦国有两个选择,赵国和魏国。以秦的实力来说本来无所谓,但是选择赵国会更有利些。因为赵国还有一定潜力,拥有河套地区、太原盆地,对东出函谷关的秦军侧翼有一定威胁。
我们再翻开地图,发现韩国位于秦国、楚国、魏国、齐国之间,可谓四面受敌,历来就是“四战之地”,战争频繁。照说,在夹缝中生存,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搞好与邻居们的关系。可韩国倒好,常常扮演“见风使舵”的角色,反复无常。
这就是说,秦国强大,韩国就倒向秦国,做秦国的“跟屁虫”;楚国打了胜仗,又赶紧扑向楚国的怀抱。对,“朝秦暮楚”说的就是韩国。不仅如此,韩国还欺负比他更弱的国家。战国初期,韩国就灭掉了郑国。
基于此,韩国在战国七雄中人缘非常差,谁也不待见他们。于是,当秦国将领内史腾率领虎狼之师攻破韩国时,其余战国五雄,都作壁上观,无人施以援手。
第4个回答  2021-01-10
六国并不是在十年间被灭亡,而是秦国通过百年间不断的蚕食扩张,最终在秦始皇时期,以压倒性的优势完成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
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虽然经历过内乱,但总体还是逐渐走向强盛,东方六国却始终相互攻击,包括楚国灭越国,魏国马陵之战、桂陵之战,五国伐齐等等,极大的削弱了六国的综合国力,使得秦国从中得利。
赵国在生死存亡之际还要提防将领谋权,将名将李牧迫害身死而自毁长城,在短时间内便再也无力对抗秦国,赵国边骑大半逃散,余众退到代国却再也难以续写辉煌,消失在历史舞台。
即便是在秦国灭亡六国的关键时刻,作为东方大国的齐国,虽然经历内乱十分困顿,但对诸国不加援助,最终使得秦国从容灭亡其余国家,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齐国,自私、驱利。
韩国与魏国,自从齐国成就霸业以来,在秦国的前沿压制下日趋没落,失去复兴的希望,也失去未来的方向,秦国强则臣服征讨东方列国,齐国盛则向秦国用兵,毫无主导方向。
楚国自楚顷襄王时期,始终对秦国亲善服从,帮助秦国压制韩国和魏国,虽然获得些许回报,但秦国则取得战略的优势,在灭六国时也不肯援救列国,最终被秦国腾出手后灭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