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炎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1、魏晋时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西晋统一最重要的原因。
  2、司马氏父子的战略得当,先灭蜀再灭吴的规划合理。
  3、吴蜀的国力薄弱,政治腐败。人民和军队离心离德。
  4、王濬、张华、邓艾、钟会等人的策划征战之功。
  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本身就是世族权臣,控制曹魏朝廷,最后篡魏自立。所以司马炎在篡魏得手后,为免其他世族、权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员为王,在地方上作为维护皇室的力量。同时又颁布“占田令”,限制世族拥有田地的面积和数量。
  公元269年,司马炎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赋税,安定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相距最近,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由于孙皓挥霍无度,部队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欢迎,走要欢送。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
  司马炎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发动灭吴之战。,20万晋军直扑东吴,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锋利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孙吴灭亡。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8
三国归司马,

司马家族,司马迁才学博古,他对于历史的统一和覆灭都比较用心去感悟。我下面用七言诗表达一
下大概。

走马闯进八图阵 行军前应访诸葛。

欲破他城寻吕布 曹操高谋忘人和,

周瑜计穷遇孔明 若问英雄落谁家。

一人单骑抱阿斗 百万军中夺青虹。

后世传常胜将军 忠义孝皆聚齐身。

读书不是学人样 战场并非孤军行。

大乱之年学子牙 大局落定不忘形。

平定安邦仿刘彻 修心养身明圣君。

大致释义:排兵布阵要以孔明后世还有个故事叫(死诸葛...吓死活司马)走马问诸葛

兵力压倒性时可以用吕布,,若以少胜多得找赵子龙,斗智不学周瑜,(赤壁怀古)意思周公谨

之时年少轻狂之徒.,读圣贤书不学之为,人不可读死书,战场兵法是要熟读但是要会应变。。

乱世应该学姜太公,心不乱择明, 统一后得先治国,,民安方可疆土固。 最后就去出家,

效仿顺治帝。 哈哈开个玩笑。。其实崇拜一个人不必学他狗样。意思就是。自己要明理。分是非

别人家错的你也去学。/这就是。万事一理明圣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3-08
怎么说呢,各方面因素都有。要说司马炎统一天下,还得说司马懿第一个不是东西。第二个不是东西的就属曹丕了,要不是曹丕把他自己的小弟们宰的宰杀的杀,司马懿也没有机会独揽大权,司马懿不独揽大权,他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就不能跟老曹家玩横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