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体逻辑?

如题所述

主体逻辑在面向主体软件开发理论中一般是指面向主体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用到的主体逻辑系统,包括包括Cohen和Levesque用于描述和分析主体意图的逻辑系统、Rao和Georgeff的BDI逻辑以及Linder的KARO框架这一组经典的主体逻辑系统。相对于对象来说,这里的主体是一种具有更高抽象层次的概念。

在人工智能和分布式人工智能、分布计算、人机交互、计算机辅助协同工作等领域,有关主体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不少进展。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将主体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引入到软件工程领域,并与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原理和原则相结合,从而为多主体系统的开发提供工程化的技术手段,包括系统建模、开发方法、程序设计语言、软件重用等,并产生了面向主体软件工程这一新颖的研究方向。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是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向对象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是计算机编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来讲的,面向对象方法,把相关的数据和方法组织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系统建模,更贴近事物的自然运行模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面向主体的软件开发;百度百科-面向对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8

    主体逻辑是关于“主体”的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专门术语。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由此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进行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概言之,历史诞生于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历史就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过程。

    马克思对历史的这一理解,使人们摆脱了神秘的神学史观和个人主义的英雄史观,开始关注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关系,将作为生产劳动主体的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主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核心要义。按照主体逻辑,从社会个人到国家、民族、社会、人民和人才,都是同一种工作链条。

    马克思曾经说过:“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说到底,主体逻辑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工作逻辑。

    主体逻辑即无产阶级的唯物史观逻辑,是唯物史观的主体革命和与其相适应的主体思维、行动逻辑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在现实逻辑上,主体逻辑即主体路线;换言之,主体路线反映主体革命、主体思维、主体逻辑的现实统一,主体路线乃是作为主体逻辑的现实性而被规定。

    【参考资料:《主体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3,44(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