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要睡多少个小时才健康

如题所述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入睡慢而浅睡眼多、常多梦恶梦者,即使睡上10小时,仍难精神清爽,应通过各种治疗,以获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有害。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事实上,不同生理节奏使睡眠出现两种情况,即“夜猫子”和“百灵鸟”。顺应这种生理节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反之,则对健康不利。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需睡5~7小时;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需睡7~8小时;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要睡8~9小时。顺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
阳光充足,天气炎热的日子,睡眠时间短;气候恶劣的天气,如下雨天,气温较低的冬季,睡眠时间长。随地区海拔增高,睡眠时间稍有减少;随纬度的增加,睡眠时间稍有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9
为8小时睡眠是正常的,这指的是平均睡眠。一个人由出生到童年到少年,每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成年以后相对稳定,进入老年期以后又逐渐减少。一般来说,出生不久的婴儿每天睡17~18小时,以后逐渐减少,到1岁时每天睡13~14小时,4岁时每天睡10~12小时,10岁时每天睡眠时间约为9~10小时,20岁时每天睡7.5~8小时。这以后睡眠时间相对稳定,但随着年龄增长仍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到65岁时每晚约睡6.5小时。当然这些数字是就人群中的一般情况而言,正常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对于具体的个人,不一定能硬套这些数字。以下是有关人体睡眠时间的数据:


睡眠时间
新生儿
20-22小时
2月婴儿
18-20小时
1岁
15小时
2岁
14小时
3-4岁
13
小时
5-7岁
12
小时
8-12岁
10
小时
12-18岁
9
小时
成年人
7-8
小时(不宜少于6小时)
60-70岁
9小时
70-90岁
10小时
90岁以上
不宜少于10小时
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睡眠不宜过长,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因此,人的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昼夜7-8小时也就足够了,如果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健康,那将会适得其反,增加疾病,缩短寿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15
一般8个小时才是正常的睡眠时间,但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18岁以上的成年人,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若8个小时睡醒后不觉疲惫即可,若仍觉困倦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但不宜过长。每个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5小时,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包括深睡眠以及浅睡眠两个阶段,入睡后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进入深睡眠阶段,深睡眠和浅睡眠在每天的睡眠过程当中是交替进行的,通常需要4个周期以保证大脑得到较好休息。每一个周期深睡眠、浅睡眠交替大概要2个小时,所以每个成年人每天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如果每天能够保证睡眠6-8个小时,可以保证大脑在睡眠当中充分休息,改善日常的代谢,为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准备足够体力以及脑力。保证身体有一定量的睡眠可以维持稳定生理周期正常运作,从而可以保证人的生理功能有良好运作的内环境,帮助拥有健康身体。长期熬夜是对身体的暴击,也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透支,如果不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受损、视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等危害迟早找上门。
危害一:注意力不集中
熬夜意味着人体负责工作的神经在加班,神经系统疲劳的后果是消极怠工,如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而大脑会在睡眠中修复负责记忆的细胞,如果得不到充分休息,这部分细胞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失眠、头痛。
危害二:皮肤受损
一般来说,皮肤在晚间10 -11点进入保养状态。如果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循环就会失调,皮肤会出现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缺乏光泽等问题;而内分泌失调会使皮肤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黑斑等问题。
危害三:视力下降
长时间超负荷用眼还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眼肌的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还可能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进而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心有黑影,视物变形、扭曲、缩小,以及视物颜色改变等问题,甚至视力骤降的情况。
危害四:抵抗力下降
夜间是人体生产新细胞的高峰时间,由于熬夜让身体处于消耗状态中,免疫系统对外界影响、修补体内组织的工作就会加倍,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低,经常生病。据调查,成年人如果3个晚上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其免疫系统功能就可能降低60%。
危害五:诱发其他疾病
长期熬夜会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变慢,影响身体各种营养吸收,特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与毒素容易在我们的体内堆积,所以久而久之会患有肥胖症。另外,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较高负荷的态势,而血管收缩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也会出现异常:可能会增加心脏缺血的可能,也可能会增加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最后造成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还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的猝死。
在此提醒那些熬夜党们,一时熬夜一时爽,长期熬夜可就不爽了,莫等疾病找上你,才后悔莫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