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红楼梦读后感和评价1500字左右 不能抄袭

千万不要太深奥...只要可以看懂就行
老师布置的作业~~
还有不能抄
要自己些一些

楼上是抄袭的!!,我给你一篇,是我自己写的:

字稍微多了点,楼主自己删改下,保证是我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可能有错别字

谈红楼梦隐寓――红楼梦叛逆思想
作者:铁笔书生
发表于:2008年6月26日 22时17分25秒
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546270814/blog/1214489845

〔原创〕谈红楼梦隐寓――红楼梦叛逆思想
本文在批改中,已大致完成!大家可以先发表评论,如有已经请提出!当然有错别字也告我下~
小生愚见,仅供参考!
中考后没事做呆在家里,闲来无事,在网上看写文章。偶然,看到了个帖子,讨论《红楼梦》中叛逆的,有人说红楼梦叛逆,反的是封建,反孔教。我认为红楼梦中的叛逆,反的是清朝统治者所推崇的“程朱理学”(我在这里不把程朱理学归于儒家范围,我认为程朱思想于孔孟思想相悖),并非封建和儒教,为此,在家中呆了一天,看了一大堆书,找到以下证据:
一.红楼梦不反“封建”:
现在,反封建一词已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一样,不管是学生的课本,还是网上讨论点东西,说到反,张嘴就是反封建,可封建一词为何意思?恐怕90%人说不对,如果大家翻开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修订本),在封建一词,有解释:一种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我国周朝开始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此次后面解释为欧洲地区,故略去。),那么狭义的解释封建制度就是对分封制的一种称呼。分封制我略作说明,分封制起源于西周武王(姬发),完整于西周成王时期(周公姬旦辅政),这段时间是东周完成分封,从这里,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之前都属于封建制度,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是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曹雪芹生活在清朝,按照书中描写,写的是清朝之事(有些人认为是别的朝代,反正没人说他写的是周朝吧?),清朝康熙年中,曾削三番,可以说明他应该是“中央集权”,并非“封建制度”,所以我们可以说,清朝中期,康雍乾三朝盛世时,不属于封建社会,故没有理由说明曹雪芹反封建了。
二.曹雪芹不反儒教: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所创建完善于孟子,在治国上,提倡仁治、德治和礼治。提倡“中庸之道”,强调“善”字,而曹雪芹写的大观园中丝毫看不到善,简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人心险恶。更谈不上“儒”了。有些人认为曹雪芹反儒教是贾宝玉不学四书五经,喜欢道家思想,就认为曹公在反儒教。我认为不然,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的确对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很有研究,但是在那个时候已不再是西汉时期那种儒道对立的局面,而是“三教共息”,故不存在这种儒教对立的思想了,而贾宝玉对于四书五经和仕途经济的排斥,我认为是对“程朱理学”反对。
三.贾宝玉是在反程朱:
如果我们抛开后40回不看,就看脂评本的80回,那么我们可以说贾宝玉从来不读儒家经典,通过《芙蓉诔》等他的作品发现,贾宝玉对《楚辞》和老庄思想的研究可谓非同一般。在芙蓉诔中多次用到庄子中的典故,也借用了屈原的离骚等楚辞,在脂批中也出现了庄子,在文本中出现了佛家的谒文,金刚咒等,但唯独不出现儒家著作。原因就是因为“程朱理学”。下面我先对大家简单说下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是唯心主义思想,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选自《百度百科》

在清朝,统治这所推崇的不在是四书五经,而却是程朱思想,四书也成了《四书集注》(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包括《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这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所以曹雪芹反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另外,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个尊崇理学的李纨这个人物,十二曲有晚韶华一篇,曹雪芹对于李纨等守寡的行为明显是批评的,而守寡这个行为也是程朱的思想,现在给人一种看法反成了儒教让寡妇守寡了,有证据可以说明儒家没有让寡妇守寡,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时也未出现这种守寡。故守寡也儒家无关,所以说曹雪芹借李纨这个人物是批评程朱的荒谬思想。
红楼梦中的人物李纨,字宫裁,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四回,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甲戌侧批:起笔写薛家事,他偏写宫裁,是结黛玉,明李纨本末,又在人意料之外。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甲戌侧批:妙!盖云人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甲戌侧批:未出李纨,先伏下李纹、李绮。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甲戌侧批:“有”字改得好。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甲戌侧批:一洗小说窠臼俱尽,且命名字,亦不见红香翠玉恶俗。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甲戌侧批:此时处此境,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甲戌侧批:一段叙出李纨,不犯熙凤。今黛玉虽客寄于斯,日有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余者也都无庸虑及了。甲戌侧批:仍是从黛玉身上写来,以上了结住黛玉,复找前文。
注:红色部分为脂批

——选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回

这段话中我们截出最主要的那句: 便说“女子无才便有甲戌侧批:“有”字改得好。德” 这就话出于何处?原话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陈继儒(眉公)之语,然和程朱理学所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所说有这相同的意思,陈继儒是明朝人,明朝已经收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出现了这句话也不足为奇。说回来,曹雪芹将女子无才便是德改为有德其中也是大有深意的了。李纨就是曹雪芹笔下反应出的在程朱理学压迫下的女子。
贾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我认为曹雪芹笔下写出贾宝玉袭人等越礼的行为是出于对程朱的反对,程朱有云“去人欲,存天理”,曹雪芹写到书中的美食,正是论语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论调,和去人欲相对。而曹雪芹对于贾宝玉毫无批评的意思,在第五回,太虚幻境中,警幻等辈推贾宝玉为“意淫”,而并非那“皮肤淫滥之蠢物”,这“蠢物”是曹雪芹批评的对象,而“意淫”二字反而是曹雪芹所推崇的。
这样例子还很多,不在举了。
在清朝时期,反程朱的文人可以说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有曹雪芹之前的顾炎武,和曹雪芹同一时期的戴震等不可胜数。如果把他们分类,则应属于唯物主义,和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是相对的。

四、我认为程朱理学和儒家是有很大区别的
有些人认为朱熹对儒家思想有这贡献,并把程朱理学归在儒家思想中,认为理学是儒家思想的“分支”,我反对。
程朱思想认为理一气二,我认为这个就是和儒家思想中相悖的地方之一。我认为:儒家思想起源于《易经》(诸子百家多出于易经),也可以说易经也是儒家思想的中心,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讲“阴阳构成世间万物。”,阴阳就是气,而阴阳在红楼梦中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史湘云有如下解释:
(湘云)“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翠缕道:“这糊涂死了我!什么是个阴阳,没影没形的。我只问姑娘,这阴阳是怎么个样儿?”湘云道:“阴阳可有什么样儿,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红楼梦三十三回》史湘云语
曹雪芹借用史湘云之口说的很清楚,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这是和儒家思想相吻合,也是与程朱思想的“理第一”所相对的。
程朱所说:去人欲、存天理。我们再看《论语》,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炙、为酒无量!这是食欲,也是欲,那么程朱所言岂不是批评了孔子?
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也是善,那么程朱思想对女子够“善”吗?

五.曹雪芹反程朱,反理,不反礼:
我认为曹雪芹反对理,但并不反礼,原因如下,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主要叛逆,有一半都是贾宝玉,无论是谁并未有无礼之事,每日早上贾宝玉要去见贾母等有很多,对于死了的丫环、朋友,贾宝玉也显示出了礼仪,如“杏子林假凤泣虚凰”一章,贾宝玉见藕官在烧纸钱,回房后从芳官那里得知了菂官的事情,这段作者用贾宝玉的话写出了贾宝玉对死去人的“礼”如焚香、写诔文(芙蓉女儿诔)等。
故我们不可以说曹雪芹在反礼。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脂砚先生在批注中所谈红楼梦的隐寓,与我们所说红楼梦中叛逆思想应是:红楼梦反程朱,而不反孔、礼、封建。
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封建思想就是以讹传讹,若按照广义的解释,那么恐怕程朱思想就是这清朝的最大祸害吧 !

底下几位不好意思。。。。。。。。我1个月前写的,写了我一晚上。。。字可能超了点。。。。。。。保证里面没有复制内容,除了引用

参考资料:我自己写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30
汗~给楼上的吧。还真拼!!!!看到他们的字数就晕~~~~要我自己写啦,还真烦、、
第2个回答  2008-07-30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灵活现,有以神话故事中的女娲为开头引出着一故事——石头记。有以甄隐士为线索开始即结束了整个的故事。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又一个国度——英国。她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杰出的、有天赋的,剧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用他毕生的经历发扬了本国的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戏剧。那时一个民族,他那时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表现着自己、充实着自己。正如莎士比亚与戏剧的微妙关系一样,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灵魂的一部分。与其说他是异步伟大的巨著,不如说它是中国通史。与其说那是写贵族的生活,不如说是当时时局的真实写照。从一点点的细节来讲,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出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那种语言的叙述找不出一斯破绽。而从中又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无不与此相关联。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柬书。

前面说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后四十回我认为恰恰相反。从中有许多的破绽,例如贾宝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经暗示到其是一悲剧人物,而到高鄂的笔下它又成了一个乐于学习又参加考试而考取举人,从一个顽童到一个好学之人,这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衔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后又丢下已经怀孕的宝钗出家为僧。而且据说高鄂是因为一个上任的资助,取续写红楼的,我认为一个初衷就不那么纯洁的人,并且也没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写的《红楼梦》。是无法写好的。再说想象曹雪芹一样的来刻画人物是非常难的,不是容易达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这四十回不写,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还是听美好的。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看了很多遍的红楼,以前总是觉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么的凄凉,总也不忍看后几回中的黛玉焚稿,宝玉成亲.觉得那么残忍的结局,知道就够了,不想一遍遍去复习那种伤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红楼续补,以前对于这种书,我总是排斥的.觉得那些人搞出一个个大团圆,或死而复生或仙境重逢之类的结局,实在是没有意义.这么粗劣的改续,无聊的紧.不过这次去图书馆,见到书架上好几个版本的这种书,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却使我萌动了重读红楼结尾几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

以前的我,是很讨厌薛的.从蜂腰桥扑蝶到最后的成亲,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的更令人叹惋.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桥下陷害林的一段.现在想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恶毒举动.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淫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第3个回答  2008-07-30
汗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