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东药材有何用?可以怎样用?

如题所述

如果身体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是可以喝天冬、麦冬煲水的,你说的症状,阴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如果阴虚舌体少津、苔薄、质红等。 自己不要乱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使用中药或者中成药,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20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别名天门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第2个回答  2019-01-20
天门冬的功效

性味归经:味苦微甘、气大寒。味厚气薄、沉、阴也。归肺、肾经,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
养阴生津、清火润燥、袪痰止咳、利尿解热之功效、为治疗肺、肾虚热之要药。主治肺热肺炎、肺痈肺痿、肺萎缩、肺虚有热、肺热燥咳、痰稠难咯、咯血气逆、咳嗽吐血、吐脓吐血、痰嗽喘促、消渴嗌干、足下热痛、虚劳骨蒸、阴虚有火之证;热病伤阴、咽喉痛、喉干咽痛、津少口渴、支气管炎、肺结核、白喉、百日咳、心脏性水肿、热病口干、糖尿病、便秘、盗汗、遗精、脚痿、肠燥便秘、早期乳癌、风湿偏痹、体虚衰弱等。外用治疮疡肿疖,虫蛇毒伤。茎枝治皮肤病。
古代研究
清金(肺)降火(心),益水(肾)之上源(肺为肾母),下通足少阴肾。滋肾润燥,止渴消痰,泽肌肤,利二便。
(1)苦能坚肾,寒能去肾家湿热,故亦治骨痿。
(2)「消痰」:蒙荃曰:肾主津液,燥则凝而为痰,得润剂则痰化,所谓治痰之本也。
(3)治痿宜养血补气保肺清火,治痈宜泻热溪痰开提升散,痈为邪实,痿为正虚,不可误治。(4)天冬滋阴、助元、消肾痰,麦冬清心、降火、止肺咳。
主治功效
上定热喘,下去热淋,苦杀三虫,润滋骨髓,解渴除烦,消痰止嗽,降火保肺,退热滋阴,大润血热燥结。
配伍
地黄贝母为使,恶鲤鱼。
肺虚热咳──配麦冬,沙参。
阴虚消渴──配生地,麦冬,花粉。
肠燥便秘──配生地,当归,火麻仁。
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使宜贝母,地黄、去皮去心方用。

各家别录
《别录》:「甘,大寒,无毒。」
《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本经》:「味苦,平。」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神农本草经》谓:「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
《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
《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赢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癫,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第3个回答  2019-01-20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第4个回答  2019-01-20
原形态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性状块根长圆纺锤形,长6~20cm,中部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含多种螺旋甾甙类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