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故事?

如题所述

司马迁受家庭影响,自幼通习古文,因为帮助李陵说公道话触怒了汉武帝,本来要杀头,后来忍辱负重以宫刑代替死刑书写《史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8
 出生于史官世家的司马迁十岁起就开始读古文,接受父亲的教育,良好的家教对他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后来司马迁跟随父亲前往长安,同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了《春秋》和《古文尚书》。十九岁的司马迁就成为了补博士子弟。二十岁的司马迁开始游历天下。司马迁的足迹到过夏禹遗迹、会稽、姑苏、五湖、淮阴、丰沛、大梁、孔孟之乡、逐鹿、长城等,游历的地方多是历史名人的故事发生地和家乡,在游历中司马迁更是开阔了眼界,为之后《史记》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知识。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司马迁与唐都等人一同创立了《太初历》,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
  公元前99年,李陵因被匈奴击败而降敌,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判以死刑。单位了完成《史记》,司马迁自请宫刑而免除一死,在狱中司马迁坚持撰写着《史记》。司马迁出狱后担任中书令一职,继续发奋写书,最终得以完成这部著作。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司马迁随后离开了长安,不知所向。
  司马迁自小学习古文,在父亲的亲身教诲和董仲舒等文人的指导下,司马迁学识更为渊博,他一生为完成《史记》创作而忍辱负重,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留给后世巨大的精神财富,而关于司马迁的故事也必将流芳千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2
 司马迁出生在龙门县的一个小康之家,十岁时就能阅读背诵《左传》、《国语》等书。司马迁家族祖辈都是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期在朝中担任太史令。在司马谈刚担任太史令后就开始搜集各种史料,准备编撰一部绝世罕见的史书。但是随着司马谈年事的增高,时间、精力和才学也都远远不够,所以司马谈便将这个愿望寄托在了儿子司马迁身上。

  在父亲的要求下,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游历全国,他去过屈原投江的地方,高声朗诵屈原的诗;他还去过韩信的故乡,向当地人询问韩信幼年的故事;他也到过孔子的故乡学习骑马射箭,广泛地接触人民群众的生活。经过此次游览,司马迁的文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获得了很多真实的材料。回到京城后,司马迁便被汉武帝封为郎中。元丰元年,司马谈病危,临终之时司马谈将太史令之职传与司马迁并让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心愿,编写出一部伟大的史书。

  汉武帝天汉二年,司马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说了句公道话,结果触怒了汉武帝,被判死刑。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未完成,司马迁决定用最令人羞辱的腐刑代替死罪,继续编写史书。
  经过多年的忍辱负重,司马迁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修史工作,《史记》这本书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与后世的《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第3个回答  2019-12-22
司马迁是对中国历史有很大贡献的人,可是收了共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