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的刘公指得是谁?

威海的刘公岛啊

刘公岛的刘公来源于两个典故。

典故一:相传东汉末年,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建立魏国后,开始对刘姓皇族进行残杀,其中有一支子刘姓逃到威海这地方,成了威海的早期居民。刘姓到威海后,经常到刘公岛周围打鱼,发现岛上景色优美,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也就在这里建起了房屋,开垦了农田,成了刘家家业,那时候称之为“刘氏别业”。后来每当海上风起浪涌时,人们都会看到有位老人手持火把或堆篝火为船民引航,他们就是这样不知搭救了多少遇险的船民,于是后人把两位老人尊为"海圣刘公刘母",而这座小岛又因此得名"刘公岛"。关于刘公岛名称的由来,千百年来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典故二: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商船,在海上遇到大风,被刮得迷失了方向,船上的商人奄奄一息、随波逐浪飘到一座小岛上,岛上有一老夫老妻(还有传说,这对老人是一对神仙,为商人做了一锅吃不完的米饭。)救了他们,老翁姓刘,在刘公岛居住,经常在夜里举着火把为过往船只指明方向。这条商船每次航行到这里都会给刘公带来好多好吃、好用的东西。后来刘公、刘母去世了,这条商船的商人为了纪念刘公刘母,就筹集资金在岛上建起了一座刘公刘母庙。从此人们也就称该岛为刘公岛。

扩展资料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刘公岛这个姓名的由来据介绍,东汉少帝刘辩之子刘民及其夫人为了避难来威海的小岛,积德行善、乐善好施、扶危救难的美谈,被代代传扬,四海流芳,成为今天刘公岛刘公文明的前史渊源。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兵祸连天,生灵涂炭,汉少帝刘辨被乱臣贼子所害,少帝爱妃与儿子刘民踏上了漫漫的逃生路程。几经生死磨难,母子俩逃亡到黄海边,看到离岸不远处有一座郁郁葱葱、面积很大的岛屿,为避世人耳目,躲进这个人迹罕至的海岛或许更安全些。处在兵荒马乱的危机时刻,来不及过多考虑,娘俩就乘渔船避居在如今的刘公岛上了。

由于多年的宫中倾轧,加上逃难的担惊受怕,颠簸流离,刘民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刘民看到母亲生命垂危,焦急万分,欲哭无泪,这时一位老渔民告诉尚未成年的刘公,海里最有滋补作用的当属海参了,不妨捕捞些给母亲补养身体。

从此,年少的刘民每天随着渔船来到岛上盛产海参的海域捕捞海参,拿回家煮给母亲吃。母亲自食用了海参后,身体状况明显好转,脸色由原来的枯黄渐渐变得黑里透红,身子骨一天比一天硬朗了,昔日后宫中最美丽的爱妃慢慢恢复了靓丽容颜。这让孝顺的刘民惊喜不已,没想到海参如此神奇,就把海参当成了宝物一般深爱有加。而这个刘民就是刘公岛得名的“刘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公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3
大约在四百多年前,有一支南方商船队出海打鱼,行驶途中遇到狂风巨浪,这些人一边祈求海神娘娘的保佑,一边与海浪作搏斗,但是都没有成功。就在他们无力自救、放弃生存希望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海中有火光闪动,此时他们欢呼雀跃起来,使出全身的力气划到火光附近,这才发现火光是从一个孤岛上的茅草屋里散发出来的。他们借着淡淡的灯光将船靠了岸,由于他们在海中与恶浪作搏斗消耗体力过大,所以刚踏上海滩时便晕到在地上,当他们醒来之后才发现自己是被两位热心的老人所救,老人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姜汤和玉米饼子,但是奇怪的是这些饭怎么吃也吃不完,他们边吃边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是不是他们的祷告起了作用?于是就问这两个老人叫什么名字,老人告诉他们说叫刘公刘母。等他们吃饱后,老人又给他们安排好休息的地方,并转身离开了。第二天清晨,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他们想在走之前当面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可他们找遍了整个岛也没发现个人影,于是就在沙滩上叩拜再三离开了。后来凡是在海中遇难的船只都会受到老人的接济和指航,人们为了感谢老人的大恩大德就在这岛上建了一座刘公庙。时间长了这岛也就随之称为刘公岛了。
第3个回答  2017-08-13
对于刘公岛名称的来历,有两个版本,一段是历史,一段则是传说。
据史料记载,威海在汉代叫石落村。东汉末年,这里属于东莱郡,是刘姓皇族的封国属地。公元220年,文帝曹丕废汉献帝刘协建立魏国后,就对刘姓皇族进行剿杀,刘氏皇族的一支为了逃避追杀,便千里迢迢来到了偏远荒僻的石落村,成为这里的早期居民。刘氏到石落村落户以后,以出海打鱼为生,并经常到刘公岛上垦荒种地,消暑纳凉,那时此岛被人们称之为“刘氏别业”,后来演称为刘公岛。刘公岛的名字由此而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传说则有点神话色彩了。相传很早以前,有一艘从南方来向北方去的商船在行驶到威海外海时,本来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变了脸,一团乌云笼罩了天幕,“唰唰”几道厉闪过后暴雨从天而降。这让这些水手们措手不及,他们拼命摇浆,想找块陆地停靠。但划了半天到处是海浪滔天的大海,根本看不到岸的影子。他们只有全力控制着小船不让风浪掀翻,却不知该往哪里走。
暴雨一下就是好几天,由于连日的风浪阴雨,他们迷失了方向,分不清东西南北。在海上漂泊了数日也不见陆地,这时候他们所带的粮食淡水都用光了,多日的紧张疲累也把人们的力气用光了,他们再也没有力气摇浆掌舵了。
望着茫茫的大海,看着浪花翻卷的海面,再看看阴云密布的天空,他们彻底绝望,再没有一个人摇橹,都认为不可能靠岸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后来雨虽然停了,但他们已筋疲力尽,一个个仰面朝天地躺在船舱里,一动不动,听天由命地随波逐流。
一天夜里,一个水手无意中抬起失神的眼睛,竟然发现在他们商船的前面不远处有火光在跳跃,便兴奋地大叫起来:“火!你们看前面有火,有救了,有救了,我们有救了!”凭他们几十年来在海上行船的经验,知道有火必有人,有人就有救了。这一线希望马上激起了船人所有人的力量,不管是船主还是普通水手都拼命地向火光方向划船。
也不知划了多久,他们终于看清前面是一座海岛,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正站在岸边,手里高高举着火把为他们引路。刚才他们看到的火光就是这位老人举着的火把的光亮。
船靠了岸,船上的人们纷纷跳进浅水,也不管水里的小石子硌脚,都拼命扑向岸边,一个个筋疲力竭地相即栽倒在沙滩上。
老人把他们一个一个背到自己的草屋子里,用热姜汤把他们救醒。
众人都纷纷向老人道谢,请教老人的名字。老人捻了一捻胸前飘撒的雪白的胡须笑笑说:“名字就不必问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姓氏,我姓刘,大家叫我刘公好了。”
刘公的老伴也是位和善的老人,只见她抓了一把米放到锅里,只加了几把柴就煮熟了。人们都饿坏了,十几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一碗又一碗,锅里的饭却始终不见少。水手们恍然大悟:这是遇到救命神仙了,忙跪下磕头。等抬起头来,刘公夫妇已不见了,身边的灶台锅碗也不见了。众人更加确信是神仙所救,磕头拜谢不已。
第二天他们打听岛上的居民,乡亲们说这两位老人就叫刘公刘母,他们经常做这样的善事。
后来这些人为了感谢刘公夫妇的救命之恩,联合岛上的居民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岛取名叫刘公岛。现在刘公岛上还树了刘公刘母的像,他们慈祥地注视着这座宝岛,保佑着这一方百姓的平安。
传说确实美,但历史上岛上的居民却因战乱数度搬离家园。
刘公岛上的居民,没有一户是历史上的坐山户,若把岛比着一只航船,那么它的乘客是载了这批换那批。这种变化是由战争和政治斗争所决定的。
当年齐灭莱国后,齐的势力达到东海边,在刘公岛阳坡也就是今日东疃处,逐渐有了个固定的村落。这些居民好像是从齐国京城临淄一带移民来的,因为他们用的器具与老家有的几乎一模一样。后来不知从哪个朝代起,这个村便不见了。即使后来刘姓到了岛上,也未形成一个村落。
明朝时,为防倭寇侵扰,在威海设寨、卫、所,岛上又逐渐有了居民。可是当建文四年(1402年),威国公徐辉祖率大军到山东,抵御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时,命令刘公岛上的居民全部搬到威海卫城周围,刘公岛又成了一座空岛。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发动了侵朝战争,第二年明政府集结兵力于登州府,并派大军援朝,连续四五年在海上巡逻,威海沿海一带解除了倭患之忧。于是知府陶朗先招集文登、威海等地农民进刘公岛开荒种地并缴纳粮税。
清朝建立后,由于常和尚与顺治末年聚众在昆嵛山上响应于七起义,威海卫守备徐宏谟集乡勇八百多人在城头上把守。康熙元年起义军虽被镇压了,可第二年(1663年)清政府仍下令,将刘公岛居民全部迁至岛外。到了康熙二十九年,才准许丛、邹、姜三姓为主,带领一部分佃户到岛上重垦旧地,并建房定居,至次年共复垦地313亩。后来张、于、马、苗姓也陆续进岛,但岛上依然是“烟火数十家,断连村落小”。北洋舰队进驻刘公岛后,岛上人口大增,除东西二疃外,在提督署后又增加了个新庄子。
甲午战败,英国强租威海卫初期,殖民者的统治中心设在刘公岛上,为防止人民抗英斗争也在岛上出现,他们竟公然违背“不可将居民迫令迁移,产业入官”的规定,不仅袭占了原官产土地308亩,又强买了岛民的土地4811亩,迫使岛上居民苗、丛、毕、姜等姓迁至岛外北沟、南竹岛等村,就连在岛上的刘公庙也搬迁了。后来只是在殖民者统治地位巩固后,才又陆续招收一些能为他们生活上服务的居民进岛。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特设了刘公岛镇,正在恢复时期,国民党当局又发动了内战,1947年为了备战的需要,岛民又一次大迁移到威海乡下。只是在互助合作化时,政府才重新在农村抽送了部分农民进了岛,这就是今天的岛上居民。这才真正地扎下根来。
从以上的记述中,我们了解到英人占了刘公岛后就把岛上居民都赶跑了,成了他们的自由逍遥之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