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小朋友相处?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喜欢说话,每次亲戚朋友让我带他们孩子的时候,我就很尴尬,不知道和小朋友说什么,做什么互动,不知所措。

1、真诚

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你的情绪,你的想法,是诚恳的,开放的。真诚很简单的一点,父母自己做错了,一定要马上给孩子道歉,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很多父母觉得一句对不起,怎么都说不出口。而这实际上是家长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地位而回避承认错误,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真诚的,并且会被孩子发现。

2、同理心

简单地说,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经历或者是从别人的角度去感受别人的感受这么一种能力。大家老是说情商,希望培养孩子高情商。但是只希望让孩子理解父母,而不是父母也去理解孩子。

其实遇到这样那样的事儿,父母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视角,别人这么说你,别人对你做这样的事情,你会不会觉得舒服。

3、无条件积极关注

就是,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尊重他的,接纳他的气氛。这一点,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挺难。要做起来,也必须要具备前两点,真诚和同理心。家长可以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

扩展资料:

和孩子交流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让孩子明辨是非

父母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征等基础上,一些原则性的事情,要明确的划清界限,不好的应当明确禁止。例如孩子去赌博场所,你应该说:“那是诱人犯罪的地方,不能去!”孩子闯红灯,你应该制止他,说:“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才能行!”

2、语气平缓

有些父母喜欢大喊大叫,对孩子横加指责,语言过于粗鲁。有修养的父母,当自己不顺心的时候,是不会把气发到孩子身上的;是不会在孩子面前的装腔作势的;是不会在孩子面前不耐烦的;是不是在孩子面前粗鲁蛮横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1
其实和小朋友相处是既简单又不容易的。
小朋友首先都有爱玩的天性。他们时时刻刻希望能够玩点什么,如果没有什么可玩的或者玩的那些不能吸引到他们,他们就会变得很不耐烦,开始瞎搞捣蛋以发泄心中的不满。这个时候,在大人眼中他们就是一个熊孩子,不讲道理,听不进去道理,他们会把你整得焦头烂额,甚至火从心中起。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百倍的耐心和爱心。不仅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还能安抚住小朋友的情绪。
还有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家里千人宠万人爱的,所以都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能主导着游戏玩耍的方式,希望你配合他们所有的行动语言。可是又由于他们还小认知太少,过程中又会一而再而三的内心希望你能帮助到他们。这个时候就要既顺着他们的思路又能巧妙的给以指导。既要有童趣的心态又要有拓展的思维,既能融入小朋友的世界又能绵延小朋友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总得来说,只要你在与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投入真诚小朋友们都是能感觉得到的,也会回报给你天真与烂漫,甚至是感动与温暖。千万切记,不要敷衍了事,小朋友们都是很聪明,心思很细腻敏感的。
第2个回答  2019-06-20
一、融洽关系,制造谈话的气氛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良好的亲情关系,是进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础。有些父母平时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离渐渐拉大,或者在孩子不顺自己的心时,大发牌气,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亲子关系陷于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交谈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为此,与孩子交谈,首先要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离,效果就会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谈话的机会

孩子自身和周围环境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时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时好。一位初一的女学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礼,这位女学生回家向她父母谈起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理那些非礼的男生,而是启发她应如何对付这类事情,使她增强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护自己的方法。之后,她向老师反映了这件事情,使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一般来说,家长会之后是孩子们最急于和父母谈话的时候,抓住这个机会,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情况。一位高一年级的男学生,平时对自己的学习不够重视,期中考试成绩“甩尾”。家长会后,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切地想知道家长会的情况。这位学生的母亲没有大声训斥孩子,她抓住这个敏感的时机,对孩子亲切地说:“家长会上我感到很难为情,也证明我平时对你关心太少了。只希望你找出失败的原因,期末考试为我争一口气。”孩子是尊敬妈妈的,他向母亲坦诚地汇报了自己懒惰、贪玩的行为,表示今后一定要赶上去。后来,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抓住孩子关心某一个问题的时机谈心,孩子容易听得进。

三、有的放矢,主题明确

针对孩子的什么思想,解决孩子的什么问题,要做到胸中有数,在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双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问题,例如政治事件,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孩子的生理方面的问题等,也不要回避。对于不宜直接说的,可以采取侧面启发的方式,不要态度暧昧,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四、态度亲切,消除谈话的戒心

要表现出对子女的爱心,使孩子乐于接受谈话,避免使孩子处于防御戒备心态。“我们来谈谈吧”,这样会使孩子想:“又来给我上政治课了。”或者说:“你真是个糊涂虫”,“看我怎么来教育你。”这样,孩子只能层层设防了。如果对立情绪较大,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暂时延缓谈话,或者“曲线交谈”,从另外的事入手。
第3个回答  2019-06-20
文丨福林麻麻

在大多数的家庭教育中,对于小孩子而言,父母会站在大人的高度批评你,表扬你,会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会关心你穿好了没,吃饱了没,但唯独没有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问:你心里想什么呢?



《小王子》里面写道:所有成年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了。这句话对于父母而言,应该有所警醒的,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是从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有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的父母,孩子的内心简单纯粹,和孩子相处其实是很简单的,做到下面三点,妥妥的是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1、学会倾听孩子的语言

小孩子说的话,很多大人是听不懂的,每当孩子饶有兴趣的想要跟爸爸妈妈说什么的时候,父母都是随便搪塞过去了。每次看到这种情况,都会觉得孩子好可怜,更为父母感到可悲。

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语言,就算不知道孩子说什么,也要给孩子有所回应,否则孩子是会失落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和父母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少。



2、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妈妈,这只小猫说它喜欢我”

“对啊,它说:这个小朋友好可爱,我好喜欢他”

这就是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孩子听了不仅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同,还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里的重要性。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说的话也是充满想象的,父母也要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来与他交流,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是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



3、学会平等的和孩子相处

有些父母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太过于严谨,是很有威严的存在,孩子想玩个水都不允许,当然这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有距离感,不敢和父母交流。

父母应该是亲切的,平易近人的,应该是孩子委屈或开心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倾诉的人,所以学会平等的和孩子相处是很重要的,这是身为好父母的必修课。

——今日话题——

你都是怎样和你家小朋友交流的呢?
第4个回答  2019-07-02
孩子是天使,学会跟孩子相处其实是很快乐的事情,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要有耐心。小朋友是很天真的,会问很多无厘头的问题,做出很多古怪的动作,会精力旺盛的跑来跑去。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她)不愿意听你的,那你就麻烦了,你可能变得很烦躁。所以,一定要有耐心。
二,要学会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所以很容易分心。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以你为焦点,注意力跟着你走。比如讲故事,做游戏等,寓教于乐。
三,学会借助家长的力量来约束孩子。孩子上兴趣班时家长都会跟着,而且大多是妈妈。这时你应该学会跟妈妈们沟通,获取妈妈们的信任,这样你做起教学来会轻松很多。
四,学会与孩子沟通。小朋友一般都会把问题写在脸上,通过很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不高兴,不舒服,紧张,害怕等等,都有可能在你教学的时候出现。这时就需要你能够通过简单的沟通让孩子告诉你问题在哪,而你也必须尽快找到结处理的办法。
四,不要嘲笑孩子。小孩子虽然天真,但却知道什么是自尊心。尤其是许多孩子一起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们互相之间也会有比较。可以夸赞,更要鼓励,但绝对不能打击。
五,注意自身形象。孩子是很喜欢模仿的,你做什么动作,他们也会学着做。你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而且千万不要发脾气,不仅会吓着孩子,到时可能家长也会来登门拜访了。
带孩子是很累的事情,但也会很有成就感。所以平时也需要学习些相关知识,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你的朋友,家长才会对你放心。小朋友都是具有爱玩的天性的,都很喜欢玩耍,所以,想要融入到他们的世界,就要融入到他们的玩耍中,并且要保持99%的和蔼,给人一种易于亲近的感觉,让他们愿意接触你。

孩子们都是天真纯洁的,他们内心里收到一点儿表扬就很开心。所以,孩子要多一点表扬,多一点鼓励,拉近和心灵间的距离,让他们变得愿意去接触你。例如,可以和他们一起做手工作业,在他们做的比较好时,给予适当的表扬,既丰富了他们的课外活动,还多了与之相处的时间。

投其所好最容易融入孩子们的世界,跟他们一起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感觉你也只是个孩子,而不是把你当做大人去看待。比如,可以和他们一起去打篮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