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儿园会布置需要父母高度参与的「亲子作业」?

如题所述

1.收到短信后立即花了半小时百度各种灯笼的做法,以及需要的材料。
2.过滤掉复杂的,选择自己能够做好的款式。
3.购买双份材料,先偷偷做一个。
4.总结,划分出可以给女儿动手的部分。
5.参与活动。
不谈结果,因为这不是为了攀比去准备的。重要的是过程,你不能在你的孩子心中塑造一个”爸爸/妈妈这都做不好“的形象,因为在孩子心中,你就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准备!做好准备!准备做好!至于其它的画画之类的亲子作业,从来都是一边讲解一边让女儿自己画,更无关家长才艺了只关乎你的耐心和重!视!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9

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妈妈,还是一个在早教行业呆了10年多的业内人,我都很赞成幼儿园让孩子带回一些需要亲子互动和配合才能完成的作业。在我看来,这是亲子互动、“家园互动”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因为只要预设的作业难度适当,且符合孩子年龄发育和能力发展的特征,同时还能很好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主导地位的作用,帮助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完成一个作业而建立起积极的沟通互动模式,那么这个亲子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手段。通过这个亲子作业,不仅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成果,还能让家长在业余时间多陪伴孩子,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提升亲子互动质量。以上的设想是最美好的情况,而现实是,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为了应付幼儿园的家庭作业而苦不堪言。其原因是:有一些需要家长“高度参与的家庭作业”,要不就是难度太高,要不就是作业设置存在不合理,导致这个作业成了考验父母能力的任务,而孩子只能在旁边打下手,甚至参与不进去。比如,用环保材料做火箭、手工缝制布偶作业。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无论是在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还是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都还远不能胜任老师布置的这些家庭作业,导致了家长成为完成作业的主角。从上网找手工制作攻略、购买各种材料到制作等步骤,都会让家长感觉吃力。但是又担心做得不好,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和关注。

第2个回答  2017-11-29

父母对于孩子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入。更多和孩子一起活动的影响,不光作用于孩子,同时也是作用于父母的。事实上,就像很多事情一样,只有做得多了,在这上面花的时间长了,有目的性的进行训练了,才能够越做越好。父母与孩子更多的互动,才会越来越准确的了解孩子的各种信号(哭闹只是其中之一),也能够理解孩子各种旁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和思维特征。而事实也证明,养育者越是敏感,对孩子的理解越准确,孩子的发展越充分。所以,幼儿园只是采取了对孩子有益的,且较为有效的(而且会长期有效作用,这种那么有“性价比”策略真的在育儿和教育里面真的不多。),有益于你和孩子亲子关系的一种教育策略。好好去做,对你和孩子有益无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