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要怎么复习?

复习的大纲有那些

对于考研专业课方面的复习的几个建议:
一 以书本为主
课本是根本,课本也是出题的基础。无论出题方向题型和题型怎么变换,都要以课本的内容作为参照。因此,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要以熟读课本 ,那几章讲了什么内容,理解背诵名词的解释、背诵课后题为复习方略,着重记忆重点章节的相关概念。网上下载的资料或者其他参考书籍,并不能保证它的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
对于文科方向建议,专业课课本的目录一定要记清,要知道那几章讲了什么内容,在脑海里有个印象,或者自己根据目录,形成一个“思维导图”式的图形,记清楚每一章节的专有名词和关键知识点,使其后续能将知识点都串联起来。更好更方便自己学习和记忆。
理工科方向建议,我们可以从基础知识出发,注重基础公式、课本上的各种习题讲解,课后习题的掌握,课后习题考察的知识点这些都会成为考研的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关键点 至少可以对70%~80%的试卷题目,而剩下的难题就是来拔尖学霸的。
二、学会做笔记
在复习课本的过程中,要注意边读边做笔记,记的过程中要有条理按照顺序并且能让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去做笔记,清楚详细,我们可以按照课本的章节进行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于以后的我们再次翻看或是背诵,同时也是提炼精华的过程。可能前期你会觉得记笔记很麻烦。可等到了后期,如果你按照章节目录去详细的记笔记,你会发现,你可能根本不需要再去看课本的内容,只需要看笔记就可以了。这样做不仅仅节省了复习的时间,还可以增强了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
三、认真研究真题
真题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也是和重要的,专业课的真题可以在各大网上查找到,同时有些学校也会提供往年的真题,如果实在是找不到的话,可也可以去找学校的师兄师姐,或者从一些信誉有保障的的网站购买。等到你拿到多年的真题后,建议前期可以做一做习题,并不是很建议直接做真题,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做一做,认真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并进行分析,找到原因。
到了最重要的一步,做过大量的真题以后,你要了解往年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通过真题多年的考察,可以总结一下往年的考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的,又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在整理过后,可以找到一些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你要把所有的题目都整理出来,再次进行理解、研究 或者是背诵。
考研专业课辅导班:启航专业课一对一辅导(龙腾一对一)个性化提分方案课程
A.科学测评分析:根据学员不同基础进行入学测试,通过试卷分析,找到失分原因、薄弱科目和薄弱模块;
B.个性化方案制定:根据测评分析结果与学员商定目标,结合学员自身基础和学习特点,制定学习方案。
C.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员的提分方案匹配一对一辅导老师,确定上课频次、上课时间以及适合该学员的授课方法。
D.全程跟踪学习:根据上课频次和授课内容,合理安排阶段性测试,课程结束前安排全真模拟测试。
E.精确成绩管理:记录并分析学员的每次阶段测试成绩,找出目标差距,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F.定制服务:学员的全职班主任全程服务,督学导学、心理疏导等。
全年集训拥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全年进阶教学,科学辅导,即:
春季基础阶段---定理定义
暑期强化阶段---考点深化
秋季提高阶段---刷题练题
考前冲刺阶段---全真模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7

本问题我会耐心帮你回答的,考研的主要难点在于院校自主命题,很多学校连参考书都没有,根本不知道考试题型,难度如何。

先说一点复习方法吧,暑期是2018考研中唯一的周期最长的集中复习备考阶段:

    暑期复习规划、统筹暑期是决定考研成功的分水岭,给自己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了汁划、就可以有效利用分配时间,提高效率,达到处果。

    历年试题

    暑期我们就要尽快地、尽可能多地收集所报考专业的历年试题,为整个复习做好准备,一般5年之内就足够考试复习之用了。有了试题,我们需要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摸清思路。看题目是重理论知识。还是重实践业务;看题目是出自某一本参考书,还是综合多本书来考查。很多没有列出参考:可以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发现规律和命题范围;在分析和比较历年试题后,再作出答案,根据试题和答案找出重点,明确复习目标,指导整个复习。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参考其他学校相近专业的历年试题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因为相近专业的知识点和考察重点是几乎相同的,挑选重点院校近年专业、[试题分析和练习可以拓宽视野、查漏补缺、明确重点、找出难点,这样必定在考场中胜人一筹。另外,历年试题的分析要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反复进行,反复揣摩和补充有利于对考查重点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考生来说在紧张的复习中,暑期抓住历年试题来复习,以历年试题为指导是备考复习中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可谓事半功倍。

    参考书、笔记

    第一遍看要仔细,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弄清楚,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划出要点、标出序号、标注疑难问题等,这一遍可以慢些,学习和理解知识点是第一阶段复习。第二遍看书要抓重点,将重点问题整理成笔记。形成提纲,另外要试着再去解决那些自己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第三遍看书要细致深入。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已经对整体知识框架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阶段就要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复习和记忆,对具体问题尤其是历年重点考查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和探究。可以通过查阅其他相关书籍和其他院校历年试题的办法,来找出遗漏、加深理解,最后冉将这些新的知识和要点补充进自己的笔记。为最后的复习作准备,如果最后还有时间,当然在考前最好还要快速浏览一遍所有的参考书目。

    笔记整理

    整理笔记就是—个好办法。笔记要根据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不断补充和整理。这样在复习中看的书再多,重点都在笔记上,压力就会小很多,考试前抓住笔记和历年试题就可以轻松应战了。有些人担心自己整理的笔记不科学,或者弄不清哪些是重点,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在开始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参考本书中专业核心笔记,为自己的复习作一个指引,在复习过程中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反复整理。

最后:专业课复习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复习了还是感觉跟没复习一样,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以过来人的身份建议你,考研归根结低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到报考院校同专业的研究生指导,闭门造成肯定是行不通的,拿到学长的真题、笔记、然后给你分析一下专业课,那么很多东西自然而然会迎刃而解,避免少走弯路,考研信息收集的不全,复习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但愿对你有用~

第2个回答  2020-03-07
专业课信息搜集一定要全面
专业课不像公共课那样,到处都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区别在于专业课考试是报考学校自主命题(除了一些统考专业),对我们来说有用的信息渠道就直接从全网缩小到这所学校的相关信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复习之前确定学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侧重点否则后期浪费很多时间。
专业课需要搜集的信息为
①、该校该专业专业课要考哪些内容;
②、该内容需要复习的参考资料有哪些(可直接百度,多方确认,或者上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专业详情目录)
③、每本参考书的考试范围有哪些,每部分每年在试题里的占分比有多少,针对性复习;
④、了解该校出题的题型有哪些,后期可以针对题型具体提分。
还有一种信息搜集的方法,可以一次性将上述所有信息搜集内容整理到位,那就是找到一位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他们有过一年的复习经验,可以在专业课的准备上给大家提供更有用的院校专业信息。当然怎么找到靠谱的直系学长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先通读教材,宏观复习
受于初高中老师带领复习的思维固化,我们可能意识不到宏观整理章节逻辑的重要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我们试想一下,学习过程中复习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当你翻书的时候却发现“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出现这种记忆阻碍最重要的原因是打乱知识点顺序后,我们在大脑里对全书的所有知识点没有一个大体的位置归纳,这个“有些印象却始终想不起来的知识点”并没有固定在大脑里的任何位置,所以导致最后要么记忆偏差,要么似曾相识。
而直接开始通读全书和画制逻辑框架的形式就能让自己把知识点放在大脑中一个固定的位置,想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把它从框架枝细上摘下来,仔细咀嚼嚼咽。
具体顺序为:先看整本教材书的目录,自己拿张空白纸,按照材料章节的属含关系把一整章的框架图大概绘制出来,注意给每一小节的内容预留一定的位置。然后再去找主要知识点或者词语的概念性东西填写上去,最起码看起来清楚这个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梳理完成后,再开始按照顺序章节顺序仔细过教材,期间一定要随时把逻辑框架图记在脑子里,每一小点在纸张上有自己的位置,定期记忆纸张上绘制的框架图知识点关系,多复习几遍,这张图就会存在脑子里,不管做什么题,大脑在分析出知识点后,就可以在纸张框架图上找到对应知识点的位置,然后对号入座,从宏观把控题目正确方向,尤其是理论、文科类的专业,效果非常好,然后再配套习题辅助理解,第一遍过完资料书,基本上就可以把知识点记得七七八八了。
重视试题,从试题里找考试侧重点
专业课的试题甚至比公共课的试题更加重要,为什么?
因为专业课的试题是院校专业自己老师出的题,而且还总是那么几个,出了这么多年的题,几乎把能考的,能出的题目都出了个遍,所以专业课越往后考,同类型题目出现的概率越大,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部分学校如今不会直接发布历年试题了,就是怕题目出重了,碰到原题,对研究生选拔人才来说是一种损失。但是我们还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学校历年试题弄到手,如果运气好,把历年试题吃透,可能考试就能碰到差不多的题目,相当于白送的分数我们,那我们必须得接着。
重视试题还有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从历年试题里找出该校出题的侧重点,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复习。当然大家也得会分析试题,摘录重点,如果需要的请留言,需要的人多了,我会开个专栏专门介绍。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有条件的,把与报考学校的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同专业学校的试题也搞到手,虽然不同学校,但是同样的老师出了这么多年的题目,思捷枯尽的情况也是有的,相同专业的出题老师也会借鉴与自己院校专业排名差不多的学校的试题,所以通过做这些学校的试题,大家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况且专业课的试题资料本来就不多,有这些作为复习材料比市面上卖的乱七八糟模拟题有价值的多。
对反复复习有用的笔记怎么做
笔记本不要纠结于形式、载体、方法,我们做笔记的目的是增加当下记忆效率,以及方便后期复习,只要是能帮助自己记忆和复习的笔记就是好笔记,那什么样的笔记对记忆是最有用的?
答案还是框架图!
很多人第一遍学习新内容总喜欢做抄书式的笔记,书上怎么说,到了笔记上自己就怎么写,这样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在书上写写画画还省事很多。
所以我建议第一遍大家学习新内容时,先按照目录和基本内容做好框架后,就不要着急做笔记了,直接有什么想说的,想写的直接在书上标注清楚。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把这些具体内容慢慢完善到框架图里,然后定期记忆。这样做笔记,不仅清楚整洁,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某个知识点的宏观意义是什么,有了记忆场景和来源,我们就不容易遗忘。
第3个回答  2018-03-26
1、要复习考研专业课,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考的学校和专业的考试里会考哪两门专业课,查清楚了要考哪几门课,才能有针对的复习,专业课考试科目和所用书籍都可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到。
2、然后,查到自己要考的科目后,就可以买这两科的复习书籍了,有些书不太好买,可以到网上买。
3、当买的专业课书到手了后,就可以开始复习了,我建议先快速的粗看一遍,看不懂的不要花时间纠结(很多问题你看到后面的知识自然就懂了),再第二遍细看的时候在解决没看懂的难题。在看的时候,建议做一些概括性的笔记,因为有的专业课书本很厚,可能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而做了笔记的话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脉络,更容易上下联结的复习。
4、把专业课书看了之后,也要适当的做一些题,像管理学等等的热门课一般都有相应的复习资料和题目,多做多练,提高更快。
5、除了以上哪些,在每年的11月左右,各个高校都会开放自己的官网,可以让报了考研名的考生下载本校的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也可以自己在学校周边购买或者网上购买,做真题可以帮你熟悉这门课的考试方法。
6、再来,是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时间问题,如果复习的科目较多,建议早点复习,如果是考本专业本校,而且专业课不难,那就建议还是在公共课上多花点时间,一般的最好能把专业课的书看三遍以上,基本就可以考的不错的成绩。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7-28
每个人报考的院校和专业都有所不同,所以专业课的复习也因人而异,但是大概的思路和主旨都是基本相同的,可以看下这些专业课的复习经验和关键点。
第一,早动手学习基础知识。
由于跨考的同学并没有进行过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因此,只能在考研备考的有限时间内,进行专业课的第一次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从多个渠道,寻找不同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再结合各自报考院校的大纲和简章复习,不能只是单一的看课本和看参考资料。
其实,考研的专业课考试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它涉及到的内容往往包括我们在本科学习的很多门专业课程。因此,如果不将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而是采用分别独立的复习,不仅会浪费时间,同时也会感觉到知识杂乱而头脑模糊。

第二,知识梳理前先强行记忆。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由于你之前没有学过这些专业知识,所以无论你再认真复习,也很难弥补时间带来的认知差距。所以你不如先熟读或者强行记忆这些知识点,等你记下来之后再去理解他们,再去整合和梳理,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然后你再去构建框架,将所有考纲上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归纳填充到你的框架中去,完善整个专业课体系框架。你复习完之后,一定要拿出考纲,对着考纲上的每一条内容,如果你每看一条就能一字不落地想起涉及到的考点以及对应的答案,那么你就学到位了。

第三,注意调整心态。
跨考生因为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内心里往往有一种示弱和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一年时间所学的不如人家科班的四年学得好。其实不用这样,在你复习的过程中,你大可以放下这个毫无意义的顾虑,调整好心态,要抱着敢打必胜的信心去对待这次考试。而且最后你会发现,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区别并不大,成绩出来后,大家都差不多。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只要你积极备考,一样可以考出高分,而且很多例子都证明往往跨考的学生在专业课上取得的成绩更好。

第四,把握好复习的时间节点。

有不少同学总觉得考研专业课非常简单,在复习的时候不太重视,其实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考研的每一门科目都非常重要,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的去复习。比如可以制定专业课4轮复习计划,基础、巩固、提高、冲刺4个阶段,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专业课的复习,同时必须每天抽出早晚两次时间进行强行记忆,保持这种状态到考试当天。毕竟很多专业课考题都是以简答和论述的形式进行考核。

暑期到了,大家更要全力复习。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重视考研专业课。多找一些可以释放压力的方法,你一定用得着。复习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充满微笑,不搞疲劳战术。遇上心理上的压力时,多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