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风气正方辩词

如题所述

首先总结对方的发言,然后提出对方发言的漏洞,最后阐明己方的观点。

主席,评委,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用精彩的言辞告诉我们他律在学风建设中的辅助作用,然而,我不得不对对方辩友以偏盖全的论调深表遗憾。首先,我想从对方一辩的发言中做一下总结:

刚才对方辩友的手法真是高明,一手“指鹿为马”用的真是“冠冕堂皇”。刚才对方辩友把内因和外因混为一谈,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外因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刚才对方辩友的说辞未免有点太过混乱。那么,下面我将陈述一下我方观点:

第一:自律是通过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把言行控制在制度,法规,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虽然他律作为外因起到了辅助作用,然而,自律作为内因不断自我约束则更为重要。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而自律的地位无可厚非。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律而依赖他律的人将怎样步入社会,要知道没有人会因为他律而当上将军,但绝对要相信,最好的将军是最自觉最自律的人。

第二:他律的滞后性和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若如对方辩友所说他律是学风建设的关键,那为什么不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规定一个规章制度来使学风建设得更全面呢?很显然他律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制定一些无用的规章制度来促使学风的建设!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方也多次强调,承认自律并不等于否认他律在学风建设养成中的辅助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们同样重视他律对少数自律能力较弱的大学生的规制作用,但这只是一个引领的工具而已。

第三:关键的意思是,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不要把他律看作万能的上帝,世上没有救世主,学风建设关键还是在自律。 

他律可能会促进学风的建设,但若我们本身不接受这种规范与监督,是不可能形成一个永久性学风的,只有我们先控制监督了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接受了他律,之后把他律内化成自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些法律,规范,不过是一纸空文! 因此,只有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靠自我约束,才能更顺利的养成一个文明习惯。



《大学》里的三纲讲的是明明学、新民、止于至善。明明学就是说人要自觉自律,不能自律何以律人啊!刘少奇同志也曾深刻地给自律下过一个定义,那就是即使在个人独立,无人监督的,有做任何坏事可能性的情况下,应该是“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所以说:凡事都要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后,我更加肯定地重申我方观点:自律重于他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