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际偏误是由于目的语内部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

如题所述

语际偏误是由于目的语内部的干扰所造成的偏误:

根据学习者在学习中由于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全面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除了在理论上侧重从学习者的内部机制探讨第二语言是如何习得以外,主要还包括三个方面:

1、对语言习得过程和学习者语言特征的研究,如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运用分析和话语分析。

2、对第二语言学习者个人因素的研究,研究学习者生理、认知和情感等方面。

3、对语言习得外部因素,即语言习得环境的研究,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对我们的特殊意义:

1、我们是汉语的故乡人,对汉语习得规律研究责无旁贷

2、西方语言学理论取得了很多假说、成就,但这些研究是以西方语言为基础的,是否适用于汉语,有待于我们的研究。

3、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大都以汉语为母语,无法亲身体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过程,感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律。

对比分析

1、对比分析的目的

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始于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弗赖斯,及其学生拉多。

拉多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凡跟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项目,对他们就比较容易,而和他们母语不同的项目学起来就很困难。教师应该把目的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

对比分析还用于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进行比较,预测差异所造成的难点,从而在教学中采取预防性措施,建立有效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2、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步骤

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结构进行客观、静态描写),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习惯,习得第二语言就是克服旧习惯并形成一套新习惯)和迁移理论(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就产生迁移理论)。

负迁移对学习产生两种干扰:一是阻碍性干扰,指目的语中需要学习的某一种语言项目是第一语言中所没有的,第一语言中所缺少的东西在学习时就要受到阻碍,如汉字的学习;另一是介入性干扰,即第一语言的某一语言项目虽然在目的语中没有,但在学习过程中要顽强地介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