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年龄称谓有几种?

如题所述

幼学之年:10岁
弱冠之年: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至90岁
期颐之年:100岁
《论语‧为政》第二篇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在十五岁时立志向学(志学之年),三十岁时能坚守志向并在社会上立足(而立之年),四十岁时能明白事理而不致迷惑(不惑之年),五十岁时能了解宇宙万物的规律(知命之年),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明白贯通(耳顺之年),到七十岁时已可凡事顺心而为,不会犯错。
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至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至15岁——舞勺之年
15至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至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