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女生,性格内向,为什么每当看到独来独往的男生就充满了好奇心,想去了解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故

我是一个女生,性格内向,为什么每当看到独来独往的男生就充满了好奇心,想去了解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觉得他和我是一类人,同样觉得这种独来独往的男生很独特,很吸引我,富有神秘感,很酷,这些是为什么呢

敏感无能力的男生会误将对世界的洞察当做能力,以为身边的人都应欣赏自己;
有能力无敏感的男生会误将多维的人生,仅仅锁定为成就一个维度。——阳志平

在我看来,从一个易受伤的内向者和一个成功的内向者之间所相差的仅仅是认知和工具。
内向者易受敏感情绪的左右,从而影响到认知力和行动力;相比之下,外向者的行动似乎更为高效,也更加肆无忌惮。

当我们坐落在角落里,看着招蜂引蝶的外向交际者穿梭在红灯绿酒的男男女女当中时那般如鱼得水的骄傲样,我们不免暗自嫉妒。——嫉妒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当我们也像他们那般不停地与人交谈时,我们真的会享受那种状态吗?
外向者认为社交活动是一种享受和放松;而内向者认为社交是必要的生存技能,却很难享受其中。

当我们与人聊天交流时,却仿佛在雷区跳舞,在钢丝漫步,我们心怀忐忑,我们小心翼翼,我们一边担心聊天的话题即将用尽,一边揣摩着别人话语里潜在的含义。——地图不等于疆域。在患得患失之中,我们忘了下意识地问自己,我们所担心的真的是事实吗?
外向者将注意力关注在行动和结果上;而内向者将注意力放在自我感受和他人认同上,在互动环节中内向者将消耗掉更多的精力。

当我们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时,我们思前想后,畏缩不前,我们既担心自己不值得被别人帮助,也担心不经意间为别人造成麻烦,我们羡慕外向者向人提要求时的肆无忌惮和被拒绝时的毫不介怀——成功次数等于行动次数乘以成功率。针对内向者的强弱点,行动频率和成功率哪个更值得我们去加强?
外向者具有强烈的行动意识并且更看重人脉的广泛性;内向者具有深度的自省精神且更喜欢人脉的深度性,内向者讨厌酒肉朋友、泛泛之交。

作为自小羞涩的孩子,我童年时向来不知怎么和人沟通,一心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上小学时,一个霓虹璀璨的仲夏夜,我去最好的朋友家踢球。朋友是个神勇的灵活胖子,一路连跑带盘带着球从后场直奔对方门前,小宇宙爆发嘭嘭嘭连进多球。我跑在他旁边每次都盼着他传我个球,他每次不是没看到我就是自己独自神勇,我球技又差,半场踢下来,我和球之间真是见证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你就在我眼前,我却碰不到你。后来我心里难受,竟然坐在场边哭了起来,朋友大惊,跑来安慰我,他问我为什么哭?
我抽着鼻涕说,你都不传我球?
他笑着说,就这事啊?你怎么不说啊,你说啊,我传你。
这真是个好问题:我为什么不说呢?我不说他怎么会知道呢?

这两年我们大东北有一个字红遍大江南北:作——我觉得这个词形容少年时代的我格外适合。
“咱俩这么好的交情,我不说难道你就不能理解吗?”
“所有的话要是都说出来你才能明白的话,那你和别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出来的话就没有重量了,当你愿意费心思去猜的时候才证明你是关心我的啊。”
——小时候的我也真是作。
当然,我并非说所有内向人都有作的倾向。我在这里想要指明的是,内向人的敏感性往往会加重他们的情绪性,从而影响到他们客观的思考,深陷在认知与内在规则的矛盾性中不可自拔。
在这里,将我自己一直自我警醒的话再次引用一下:敏感无能力的男生会误将对世界的洞察当做能力,以为身边的人都应欣赏自己;有能力无敏感的男生会误将多维的人生,仅仅锁定为成就一个维度。——阳志平
第一个问题就是文艺青年们常犯的错误,第二个问题是精英主义者们向来忽视的。
从个体意义来讲,我们感情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从更广阔的角度看来,我们的感情是人类进化中并未超越的缺陷。
内向者有着比外在世界更为丰富的内心,一滴雨露可以内含光芒窥透大千,一次恋情可以开启第七种触觉豁然重生,一段互相纠缠的文字让人潸然泪下,一种不可言说的旷远忽地充盈胸前——这些多维多层次的体验让我们觉得不枉活人世一场,如果死亡是最坏的结果,那么最好的过程不是活,而是活着的感觉。
从飘荡起伏的纷思中清醒,并再度审视这个无数个体链接的世界时,真相更为简单残暴:
除非我们的想法能够影响或者改变周遭的世界,否则没人关心我们在想什么。

工具篇:
把内在的敏感磨砺成对世界的洞察力。
史玉柱从一个蓬头垢面的IT民工到颠覆者整个营销界——甚至于改变了中国营销史的一代奇才,靠的便是他内向性格中的敏感性。从脑白金到《征途》,他在一线战场主动观察自己消费者,研究自己的消费者,探察市场风向,不断改变策略,史总据说很少看营销类的书,而把自己的成功更多的归功于对消费者的了解及对人性的探究上。
我们内在的地图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等同于真实的世界需要建立参照物加以证明。验证模型有效性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将结论与事实进行比对,当反馈与预期结果出现偏差时,意味着我们需要修改我们的认知模型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因为她很久没有发短信了,所以我觉得她不喜欢我了。”
首先,审视地图的真实性。没有发短信≠不喜欢,没有发短信=没有发短信。没有发短信的原因有千万种,她忙着工作,她生性羞涩喜欢被动,她去国外出差,她最近人生不如意不想与人交流……注意力等于事实。之所以觉得她不喜欢你,是因为你一开始就担心她不喜欢你,所以她一举一动都会指向这个你已经假定好的“真相”——哪怕她抢着和你买单,哪怕她不愿意分享食物,哪怕她不让你帮她拎包。
其次,建立参照物验证结论。横向上看看她平常对朋友如何表现,看看她最近生活动态,纵向上打听下她历届情感中的表现,对她的情绪起伏做一个基本的了解,看看自己是不是多想了。
最后,以结果导引认知。结果导向的人行动更有效率。现在想一个问题:假设她不喜欢你,那么她喜不喜欢你这件事能不能决定你喜不喜欢她?
能——下一个问题更为简单:如何让她喜欢上你?如果发短信是衡量的指标之一,如何让她联系你?
不能——既然她喜不喜欢你,你都会一如既往的喜欢她,那么事情更简单了。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继续追,继续喜欢她,照顾她,直到有一天她明确表示不需要的时候,那么作为一种正确的爱的方式,离开她。
在我看来,内向的人本应行动更为有效率,因为他们对人性的敏感,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他们往往比外向的人会获得更多潜在的信息;同样地,因为潜在信息的干扰和心智上的不加筛选,他们受到情绪的干扰,行动力反而大大弱于外向者。
这就引发出内向者的第二种可以被打磨的素质:潜在的完美主义倾向。

将潜在的完美主义倾向打造成更平衡出众的结果。
内向者都是潜在的完美主义者。因此,我们并非害怕表达,我们只是害怕表达得不够精准,不够吸引人;我们也并非拒绝行动,我们只是担心每次的行动做不到最好,那不如不做。
好的方面,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大部分人成为了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我们诠释了完美,我们创造了人类的巅峰体验;糟糕的是,我们有着严重的拖延症。
治疗拖延症的答案在知乎中俯拾皆是,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点建议是,每次行动时不仅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反而就当做最糟糕的一次来做,然后看看结果如何。
作为一个不经常写作的中文使用者,每次我坐在电脑前思绪无限,可真正组织语言时却乏善可陈,敲字时犹如便秘,不仅自己难受,旁边人看着更是难受。尤其像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未答题前,心中已经藏了无数双暗中的眼睛,万一答案不好被人“没有帮助”怎么办?万一答完了没人来赞怎么办?越想越烦,越烦越静不下心来——一句去你妈的,该怎么地怎么地吧!
管它什么组织结构,主题论点呢,脑海中有什么就在电脑上敲什么,哪怕前言不搭后语,哪怕阳春白雪拌着下里巴人,哪怕包子脸配神仙姐姐,爷就是这么不走寻常路!
有意思的是,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最坏的作品从没出现过,虽然不能镖镖必达,但每次总算也让我满意,这也验证了一个心理学理论,我们所设想的最坏情况往往不能发生。
既不要期待每一次都能够让别人开心,也不要期待自己每次都能完美出击,在锻炼沟通能力的初期,重要的是——忘掉完美,时刻表达。

把对别人的在意锻炼成共情的能力。
内向者明明就是沟通之神!在沟通的五个层次中,他们很容易就进入第四层沟通:
1)一般性交谈。应酬性的,肤浅的。
2)陈述事实。
3)分享个人想法和判断。
4)分享情感。
5)沟通的高峰。
内向者非常善于解读微表情及肢体语言,聊天时对方不经意的轻拽衣角,无意识的眼球向下或者
某个特定词语对方谈话时的不断出现,都隐藏了潜意识某种深层的含义。
外向者交谈时往往更具有攻击性,所以容易忽视这些微小的信号;而内向者如果能够解读这些信息,无疑会更容易切入交谈者的频道中,与其产生共鸣。
前两天面试的时候,最后一面的大老板是个美国人,当年在耶鲁读的Asian Study,我们聊天的时候,我说我曾经写过中文小说并且获过奖。后来说到使用Excel做数据分析,他用了一个比喻,他说,All those data is telling you a story.
后来我越想越是喜欢这个比喻,或许他是无意识的表达,或许他是因为知道我有写小说的背景所以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但无疑,这样的比喻让偏文的我更易产生共鸣,甚至从数据分析这种繁琐的工作中看到了某些浪漫的特质。
这就是语言与沟通的魅力。

练习练习再练习!

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我沉默,我常常躺在家里的地板上仰望天花板消磨时光,却幸福无比。
但是为了练习英文表达,我在大四时参加了学校的Toastmaster Club(演讲社团)。我早年在戏剧社当过演员和导演,而且喜欢听Tony Robbins等名家的励志演讲,虽然有过公众演讲的童年创伤(后来被自己疗愈了),但是每每上台,我都是最佳的演讲家,在学校的8次比赛中赢得了7次“Best Speaker”的荣誉(唯一一次输给了上届主席,这哥们现在开了一家培训机构专门教人公众演讲的)。
曾有一次,因为辅佐一个主题的论证,我编了一个故事讲给听众们,结果下面的一个女孩子竟然信以为真,并且哭了——事后我和她解释时也颇为尴尬。
我只能用《V字仇杀队》中的话为自己辩解:Artists use lies to tell the truth, while politicians use them to cover the truth up.
作为一个英语非母语的人,我的发音不算标准,我的语言并不精准,但是不要紧——在沟通影响力的体系中,肢体语言占据了55%的效果,语音语调占据了38%的效果,而语言只有8%的地位。
每一次演讲前我必定要先至少背稿20次,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停顿,哪怕一个看似即兴的发挥,都是我演练过超过20次以上的,虽然这扼杀了不少表演的兴趣,但保证了我即便在大脑空白肢体紧张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惯性的继续演讲。
每一个故事的铺垫,每一个推进高潮的方式,每一次可以影响共鸣的情感爆破点,我都要自己反复体验,在脑海中演练观想,确定整个过程的流畅后才敢定稿。(个人认为一个好故事的三要素是:气氛,高潮和想象空间)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
沟通、演讲、交际的能力是我们完全可以练习的!
凭什么打球画画弹吉他这种事情我们可以反复练习,但是沟通这么重要的能力我们却不愿提高?有些小的沟通习惯,只要反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一个在500强工作的朋友前两天完成了公司的360° review,让她惊奇的是,她发现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与别人眼中她的形象相去甚远。其中有超过半数的评价者认为她是一个非常cheerful的人,她自己却并不这么觉得,她一向认为自己是个冷静寡言的内向者。
一个匿名评论者写道:Always feel being appreciated around her.(总是觉得自己被她赞赏)
我问她,为什么别人会有这样的感觉?
她想了想说,我不觉得自己是个激励型的沟通者。但是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有人有什么成就或者有什么好消息分享,我会下意识的说“真棒啊!”“太好了!”这一类的口头禅。可能这就是他们觉得我很cheerful的原因吧。
相信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

内向从来不是劣势,它是一个礼物。
它让我触摸到每一个人内心柔软的角落,它让我倾听夜风流水的语言,它让我看到斑斓的梦幻世界在梦中腾腾升起;岁月翩跹,我也意识到,为了保护心中的一份敏感,我需要以更强大的方式生存在这个现实世界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27
对异性都会吸引,你成熟了,试着谈谈恋爱吧。
第2个回答  2016-10-27
人不会自我否定自己,如果自我否定,比如说觉得自己性格内向是很不好的。那就是有心理问题了。那么,性格内向在你心理一般是个正面的含义,所以看到别人和你类似会有共鸣。
第3个回答  2016-10-27
因为你的内向,所以你不喜欢热闹的,相比较更钟意安静一点的,应该是这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0-27
就像是迷路的孩子看到和自己一样迷路的孩子一样,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依赖,但这并不是喜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