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发展史

如题所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模拟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2、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3、集体教学活动
4、社会资源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科学是关于 、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2、1999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50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教师在指导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学习顺序观察法、 和典型特征观察法等几种观察法。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要求而设计的。
6、 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物理学习环境,也包括 。
8、 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9、 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10、幼儿园内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水池、沙箱等,这些统称为幼儿园的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7、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
A、情景观察            B、情景评价
C、自然观察            D、自然评价
8、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9、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10、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  )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         D、光绪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2、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3、简述区角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4、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五、设计题(每小题22分,共22分)
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啄木鸟
啄木鸟为著名的森林益鸟,除能以其身体特有的结构而消灭树皮下面的害虫之外,人们还可以根据其啄木留下的痕迹作为森林采伐的指示,因而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是树木上攀援的鸟类,它后肢上四趾分为两组,两趾向前,两趾向后,可以很容易的攀附在树木上。它的嘴象一把凿子,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它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富有弹性,在啄木时起着支架身体的作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2、科学性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3、就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并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材料,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4、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自然 2、2049计划 3、年龄阶段目标 4、比较观察法 5、整合性 6、自然角
7、心理学习环境 8、文学艺术 9、偶发性科学活动 10、园地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D 4、A 5、D 6、B 7、A 8、A 9、C 10、B
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一) 操作材料是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工具
(二) 操作材料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 操作材料可以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感及意志力
2、(1)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者
(2)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3)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4)教师是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反思者
(5)教师首先是个研究者
3、(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2)应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
(3)观察了解学前儿童的活动,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4)指导学前儿童遵守活动规则
4、(1)所谓的科学知识,是人类在了解自然科学时,希望获得的有关事实的信息和理论的信息。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知识可以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2)科学方法是“人们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指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是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等等,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自动自发、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情感的培养。

五、设计题(每小题22分,共22分)
1、格式正确(2分)。
2、目标(4分)、内容(4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分)、过程(4分)
3、方法设计的理由(4分):
(1)根据活动目标设计方法
(2)根据活动内容设计方法
(3)根据本班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方法
(4)根据幼儿园设备条件设计方法
(5)各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