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旧称有哪些?

如题所述

北京是历史古都,有许多称谓,人们比较认可的北京历史上的称谓有下面一些。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蓟。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人于蓟,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国并入蓟国,蓟国以蓟城为国都,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日下。日下是国都的代称。《晋书》就称晋都洛阳为日下。后来唐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诗句。后来日下就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清人朱彝尊乾隆年间著有《日下旧闻考》一书。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代曾设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变动,可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春明。此名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一书。

京城。长安成为国都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称京城。

南京。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现在的北京地区,因而又称南京。

北京不仅叫北平,历史上还曾有十五个名字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归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蒙语称大都为汗八里,意思为“汗城”,可汗所住之处。元朝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蓟城(周王朝)
燕都(南北朝后期)
燕京(北京历史上有四个时期称为燕京:唐乾元二年,辽会同元年,金天会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涿郡(汉高祖六年)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称垣翰郡。后在东汉时又复称涿郡。 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阳郡,治所仍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涿郡数易其名,其所辖区域也屡次变动。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简地方行政机构,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撤涿郡,所辖区域并入幽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称涿郡
幽州(隋开皇三年)
南京(辽朝)、
中都(金朝自金世宗起到1217年)
大都(元朝都城,元大都)
京师(明朝永乐帝起为都城,当时被称为京师)
顺天府(明清朝两代,乾隆八年固定下来)
北平(北京最早于1368年9月12日称北平)
北京(1949年9月27日,才又将北平改为北京市)。
第2个回答  2020-11-24
蓟。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人于蓟,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国并入蓟国,蓟国以蓟城为国都,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日下。日下是国都的代称。《晋书》就称晋都洛阳为日下。后来唐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诗句。后来日下就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清人朱彝尊乾隆年间著有《日下旧闻考》一书。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代曾设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变动,可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
春明。此名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一书。
京城。长安成为国都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称京城。
南京。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现在的北京地区,因而又称南京。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归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蒙语称大都为汗八里,意思为“汗城”,可汗所住之处。元朝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
第3个回答  2020-11-22
北京是历史古都,有许多称谓,人们比较认可的北京历史上的称谓有下面一些。

蓟。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人于蓟,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国并入蓟国,蓟国以蓟城为国都,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日下。日下是国都的代称。《晋书》就称晋都洛阳为日下。后来唐代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诗句。后来日下就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清人朱彝尊乾隆年间著有《日下旧闻考》一书。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代曾设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变动,可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

春明。此名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一书。

京城。长安成为国都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称京城。

南京。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现在的北京地区,因而又称南京。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归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汗八里。元时蒙古人蒙语称大都为汗八里,意思为“汗城”,可汗所住之处。元朝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这是北京正式命名的开始。

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这个词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称国都为京师。

京兆。1912年民国设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北京大部分地区,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第4个回答  2020-11-22
古代叫京城,近代叫北
平,现在就叫北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