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怎么治疗?

猪得了口蹄疫谁有治疗效果好的方法,急。。。谢谢!

口蹄一针灵是治疗口蹄疫的单联高效价血清。采用患过口蹄疫病毒的病猪恢复健康后,在其体内采集血液制成血清抗体,给得口蹄疫的病猪注射血清抗体能够直接中和体内的O型A型亚洲1型病毒,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水泡破溃处可结痂。每瓶100kg体重配合核酸肽连续注射2天。注:加强型口蹄一针灵200斤/瓶,可单独使用,效果显著!


国家疫病防控中心建议:针对疫区没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的采用血清抗体做紧急治疗,能够直接中和口蹄疫病毒。大群中没发病的猪使用口蹄一针灵做紧急预防,净化体内口蹄疫病毒,防止病毒的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



方案一:

适用时机:新生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在九月份及时注射口蹄一针灵,净化体内病毒,保护率达98%



推荐理由:

口蹄疫高发期、疫区,一方面防止疫区带毒,另一方面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此病。

方案二:

适用时机:

出现口蹄疫症状,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炎、心肌炎、心脏功能衰退、口疮、蹄部水泡及腐蹄病等引起高烧不退,继而蹄冠、蹄叉、趾间、蹄踵皮肤水泡和烂斑,口腔的唇、舌、齿、鼻盘和哺乳母畜的乳头上有水泡、溃疡和烂斑,裸露的无毛部位出现水泡、溃烂,严重者出现脱蹄而拐脚造成蹄壳脱落、腐蹄病等症,病猪破行,喜卧。


推荐方案:


若刚起水泡,水泡没有破裂,只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一次,水泡即可干瘪消失。若口鼻、蹄子周围的水泡已破溃,流血,甚至蹄壳已脱落,需用口蹄一针灵注射两次,同时防止心肌炎的继发。水泡破溃处可结痂。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



发生口蹄疫的重疫区:

1. 尽早注射(口蹄一针灵),越早越好,病毒控制在潜伏期,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已感染猪群(口蹄一针灵)注射两天,4-5天结痂脱落后完全恢复正常,可解除隔离。

3. 对感染后恢复的弱仔群体,每天加强消毒,五天后注射(口蹄一针灵)再加强一针,防止再次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2
第一点,猪场朋友首先要根据症状,来初步判断,尤其是有猪口蹄疫疫情地区,更要十分注意,猪群感染出现发热(40-41.5℃)(公猪及母猪猪群)、精神不振、厌食。体表症状:口、鼻、乳房、蹄脚等部位红肿,后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如果没有其它病原并发感染的话,死亡率低。如果发现仔猪出现发热、呕吐、厌食等症状。解剖可见明显的心肌炎、肺炎、脑炎、胃肠炎、腹膜炎等继发感染,哺乳期的仔猪死亡率高,速度快。 防治方案如下。 第二点,主动进行防治。 1、疫苗,加强接种猪口蹄疫O型浓缩灭活苗,公猪3个月接种一次,4~5ml/头/次。后备母猪产前30天接种4~5ml/头,产前10天再次进行接种5ml/头/次。仔猪出生70天接种3ml/头,100天接加强接种5ml/头。 2、抗病毒,增强整体猪群的非特异性抗体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非常有效的降低猪口蹄疫感染率。使用维生素C原粉500克,食用盐1000克,复方花青素500克,兑水1000公斤,连续用12~15天。 第三点,对已发病猪场控制。 1、封锁猪场,使用0.5%的过氧乙酸对猪群消毒,一天两次;使用2%的戊二醛对猪栏内消毒,一天一次;猪栏舍外用氢氧化钠进行消毒,一天一次。 2、易感染猪群的处理: 复方花青素1000克+食用盐1500克/1000公斤水。 复方花青素1000克+93%包被维生素C500克/1000公斤,拌料。 对尚未感染的猪群紧急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 对以感染猪群注射本场耐受过口蹄疫猪的血清,每头3~15ml的量(根据猪体重大小增减)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02-21

本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感染人。本病的特点是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把此病规定为一类传染病,国际动物流行病组织把它列为A类病第一位,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家畜传染病之一。

引起该病的病毒分为7个血清型,即O、A、C、非洲Ⅰ、非洲Ⅱ、非洲Ⅲ及亚洲Ⅰ型。每个主型又分若干亚型,现已发现65个亚型。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不能互相免疫。其中O型和A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本病毒不怕冷、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能保持数月的传染性。但对酸、碱、热和阳光十分敏感,通常采用2%火碱、20%石灰乳、0.5%~5%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可杀灭此病毒,阳光直射60分钟,煮沸3分钟也可杀死病毒。病猪的水疱液、水疱皮、血液、粪尿、奶、唾液、肉、毛、内脏含有大量的病毒,当病毒污染了饲料、工具、运输车辆、接触到健康猪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创伤、黏膜而被感染发病。冬季早春多发,夏季发病较少。

[症状]

潜伏期1~7天。病初体温升高40~41℃,没有精神,吃食少;蹄冠、蹄叉、鼻镜及唇部等处出现局部发红、敏感的症状,很快形成水疱,水疱内充满透明或混浊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水疱破裂形成暗红色烂斑,此时体温恢复正常,但病猪行走困难、瘸腿、卧地不愿站立,如不继发感染,1个星期结痂痊愈。如继发感染,可使蹄壳脱落,不能站立行走。口腔有严重病变的猪流涎,哺乳仔猪发病常因继发其他病而死亡。

[防治措施]

(1)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严防本病发生。

(2)加强检疫,做好猪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和运输检疫。

(3)用猪口蹄疫组织灭活疫苗或油佐剂灭活疫苗2毫升免疫注射。

(4)发现可疑口蹄疫病猪,应按《动物防疫法》规定进行处理,本着“早、快、严”的原则,扑杀、处理病猪,封锁疫区,严格消毒。

(5)对轻症病猪进行对症治疗,用0.1%高锰酸钾碘甘油或紫药水涂擦水疱破溃处。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流行特点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临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预防措施

刚产下的小猪,没吃奶前,可每头猪口服1ml猪蹄清,可有效的预防猪口蹄疫;

其他主群可按照猪蹄清400斤/支肌肉注射做预防,可有效的预防猪口蹄疫。

    治疗措施

针对猪口蹄疫可以用猪蹄清200斤/支+头孢先锋配合治疗打一次就可以,效果显著。

如果有心肌炎类型的可先打地塞米松,半个小时以后再打猪蹄清200斤/支+头孢先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