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工匠的伟大故事

如题所述

鲁班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欧冶子,铸剑师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福州古称冶城,市北的冶山和欧冶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另福建北部的湛卢山、浙江龙泉七星井,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

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先是吴国攻破楚国,后吴越先后吞并长江以南45国。少年时代,他从母舅那里学会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肯动脑筋,具有非凡的智慧;他身体强健,能刻苦耐劳。他发现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后改名龙泉剑),开创中国冷兵器之先河。

丁缓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曾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类似于今的空调。

魏伯阳 会稽上虞(现浙江省上虞县)人。生活在距今1800年前,东汉时代的炼丹家(炼丹即冶炼),被后人尊称为“万古丹经王”。积多年实践经验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不朽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

戴逵 东晋时著名的石刻雕塑家。为人谦和,技法高超,传说洛阳龙门大佛像为其所雕。

裴秀 魏晋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闻喜县),中国优秀的地图学家。曾主持完成了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在实践中创立的“制图六体”,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理论。

綦毋怀文 (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后世称之为“灌钢法”或“团钢法”。这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刘焯 信都昌亭(今河北省冀县)人,隋代科学家。刘焯把一生的研究成果都写进了《皇极历》这一部历书中,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5
龙泉宝剑与欧冶子的传说

  绿水青山好江南,有座县城叫龙泉;:
  龙泉能出龙凤剑,削铁如泥天下传。

  龙泉宝剑,又名“龙凤剑”、“七星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我国古代的诸多宝剑中,龙泉剑无疑是最有名气,影响力最大的。这把剑传说是由春秋时期的欧冶子和其女婿干将这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干将和欧冶造出了很多有名的宝剑。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曾为越王允常铸了五柄宝剑: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欧冶子等铸了大批宝剑之后,又为楚昭王铸了三柄名剑:龙渊、泰阿、工布。
  民间故事说,有一年,春秋时有剑匠欧冶子和弟子干将,为楚昭王(约前523-前489)铸造宝剑。
  浙闽边境的打铁老司欧治子听到这消息,兴奋异常,对家人说:“我虽已年迈,但依然可铸剑传世呵!”便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毅然和干将等人一起搭起寮棚,筑起炉灶,铸起剑来。

  欧受楚王命后,就和妻子朱氏、女儿莫邪、女婿干将商量。他们当时一方面要铸造大批兵器供前方使用,另一方面要为楚王铸造宝剑,按当时的湛卢山的资源是不够用的,要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必须开辟新的铸剑场所,但要转场到何处去呢?'

  这时,只见有位白发童颜老人,站在云间,高声叫道:“欧冶子,你铸剑报国,任务艰难,你可到秦溪山麓去,那里有取之不尽的五金之英,用之不竭的寒冽龙水;还有亮石坑发光洞的宝石供你磨剑。”
  欧冶子忙作揖曰:“请问仙翁,秦溪山麓在何处?”
  白发老人手往白云深处一指,只见一双白鹤飞到欧冶子身边,白发老人道:“骑上白鹤去吧!”
  欧冶子骑上白鹤,像流星般飞去,最后在括州府黄鹤(今浙江龙泉)停下,这就来到了秦溪山旁。欧冶子举目眺望,湖水清澈,环境幽静,四周古木参天。山下有七口水井,布若北斗七星,井水甘寒清冽,宜于造剑。不觉大叫一声:“好地方,好地方。”
  朱氏闻声,忙把他推醒,欧冶子方知是一场美梦,于是把梦中的境况,一五一十告诉妻子。第二天早晨,欧冶子夫妇携女儿莫邪和女婿干将,挑着行李,按白发老人指点的方向出发。
  欧冶子几个人遍访江南名川,走了很多地方,日行夜宿,翻过八十一座山,渡过六十四条溪,才找到秦溪山。他们来到一个山明水秀、环境幽静的地方,见了连连称赞,觉得这里是铸剑的好地方。
  这里的山叫秦溪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县级)市境内。这就是浙江最高峰风阳山的山麓,青山绿水,苍松翠柏。这里环境幽静,附近无鸡鸣犬吠,在两棵千年树下面,果真排列着七口井,像天上北斗星座,泉水甘冽。欧冶子一看,这正是铸剑用的好水呀,就决定在这里制作宝剑。
  于是欧冶子和干将等人结庐砌灶,他以当地铁英为料开炉炼剑。当锤打出第一枚剑,用取来的井水淬火时,剑“轰”的一声一下子不见了,化成几条龙凤飞上天空。
  原来有一年这里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天上的七仙女看到了,就各自从云间抛下了一个龙凤金钗,落到地上化为那七口水井,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排着。几口井里都住着龙和凤呢,那龙凤最怕剑,一惊便飞上了天。

  欧冶子见了这情形,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异常。他说:“这里出龙出凤,也一定能出锋利无比的龙凤剑。”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叮叮当当忙了几个月,却没有打制出一把好剑,不是太硬断掉,就是太软不锋利。欧冶子心里好急呀,急得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
  然而有一天,七口井里突然冒出了缕缕雾气,就在这一次,欧冶子的宝剑练成了。

  原来,自从欧冶子一行开始铸剑以后,七位仙女便每天在天上观看,她们被欧冶子坚毅执着、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每个人又各自向井里投了一个宝珠,这样一来,那井水就成了淬剑用的最好最好的宝水了。

  当欧冶子他们又炼出了一把宝剑,用这井水淬火时,突然间乌云四起,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又见七条金龙从井口钻出,冲出云霄,尔后齐向剑坯上喷了口水就腾云驾雾而去。这时雨过天晴,只映得那枚剑五彩缤纷,一口上好的剑坯就此炼成了。'
  欧冶子记得梦中白发老人指点的“亮石坑石可供你磨剑。”
  亮石坑在何处?后来到九姑山访问一位采药老翁,告诉他:“离城四十里处,有个发光洞,存亮石数以万计,若能得石磨剑,光亮无比;只是洞边有双巨鹰把守,无人敢取。”
  欧冶子听后回家和妻商量,朱氏说:“不用怕,我们几人齐心协力就能战胜巨鹰。
  于是他们各执一把宝剑,奔赴发匿光洞。欧冶子举剑向巨石劈去,只听“啪”地一声,巨石被劈成两块,果见洞内有双巨鹰,平时抓虎吃豹为生,力大无比,一见生人来拍动翅膀凶猛扑来,一双利爪就拦腰把莫邪抓住,飞向天空。欧冶子夫妇执剑杀来,搏斗几回合。这时莫邪虽被抓,但她一边挣扎一边持宝剑朝巨鹰的翅膀乱刺,结果鹰伤坠地,欧冶子上前补上一剑,结果了巨鹰的性命。几个人齐进匿洞取回亮石磨剑,果然锋利无比,斩铁如泥,就把这枚宝剑取名为“龙渊”。
  (注:欧冶子一家三口斩鹰时所造的宝剑应该是湛卢剑,制龙渊剑时,欧冶子的夫人可能已不在人世。)
  欧冶子和干将把最先打造出来的宝剑命名为龙渊,并在剑的一面刻上龙和凤,另一面刻了北斗七颗星,所以又叫“龙凤剑”或“七星剑”。另外他们又造了“泰阿”和“工布”两口宝剑,共是三口。其中,泰阿剑又被命名为太阿剑,工布剑也叫工市剑。

  欧冶子他们前后耗时两年,铸成三口宝剑,一口叫“龙渊”,一口叫“泰阿”,一口叫“工布”,一起献给了楚昭王。
  楚昭王见到宝剑非常高兴,他拿起剑一把一把仔细端详,看剑光闪闪、极其锋利,果真都是天下难得的好剑,心中大喜。
  昭王找了几块铜币叠在一起,放在桌子上,一手抄起龙渊宝剑一剑挥过去,结果几枚铜币都被砍成两半,连坚硬的桌子也被砍去一角,真是削铁如泥。

  昭王越发满意,又抓着剑向一个柱子刺去,结果刺偏了,刺在一块铁上,剑被弯成一个圆圈。昭王急坏了,赶紧松手,那剑便立刻弹直,还微微发颤、嗡嗡鸣响,原来这是把刚柔相济的名剑。
  昭王乐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好剑,好剑,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龙渊宝剑。”
  接着昭王又试了泰阿和工布二剑,果然都非常出众。
  从此龙渊、泰阿、工布三剑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到了唐代,为了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名字,“龙渊”被改名为“龙泉”,并一直沿用了下来。从此龙泉宝剑盛誉天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