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拌多效唑用量多少

小麦拌多效唑用量多少

  小麦喷施多效唑的用量是20克药兑水15公斤,40克药兑水50公斤。下面详细介绍其用法:
  多效唑为化学药剂,将其兑水对秧苗喷洒后,能阻止秧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为矮壮多蘖,根系发达。便于种植者耕种,延迟几天移植。
  多效唑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明显减弱稻 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各 器官的细胞层数增加。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叶片吸收的多效唑大部分滞留在吸收部分,很少向外运输。多效唑低浓度增进稻苗叶片的光合效率;高浓度抑制光合效率,提高根系呼吸强度,降低地上部分呼吸强度,提高叶片气孔抗阻,降低叶面蒸腾作用
  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本品适用于水稻、麦类、花生、果树、烟草、油菜、大豆、花卉、草坪等作(植)物,使用效果显著。
  适用作物 应用范围 施用时期 用量及用法
  三麦玉米 浸种宜浅播 播种前浸10-12小时 每公斤加1.5克药浸3-4小时搅一次
  麦苗一叶一心期,小麦起身至拨节前 一叶一拨节前 20克药兑水15公斤 40克药兑水50公斤喷施
  油菜培育短脚壮苗 苗床肥水水平高,播种早,密度大的苗床 3-4叶期40克药兑水50公斤喷施
  花生、棉花盛花期亩用量50克药 兑水50公斤喷施
  水稻培育壮秧防止倒伏 秧龄在35天左右,单季中,晚稻秧田 移栽前25天 亩用175-20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
  高产田块局部旺长高杆易倒伏品种 抽穗前30-40天 亩用150-175克兑水100公斤喷施
  苹果秋季枝展下 每株15-20克药土篱
  新梢长至5-10厘米 兑500-700倍水液隔 10天喷一次,共三次
  梨 新梢长至5-10厘米 兑500-700倍水液隔10天喷一次,共三次
  桃、山楂 秋季或春季枝展下 每株10-15克药土施
  大豆、马铃薯花期 亩用量60克药兑水50公斤喷施
  柑桔 夏梢期 150倍兑水液叶面喷篱
  樱桃每株4-6克土施,喷150-300倍兑水液
  芒果 5月上旬 每株15-20药兑水15-20公斤,开环形沟施
  烟草 5-7叶期 亩用量60克兑水50公斤喷施[1]
  荔枝 11月中旬 叶面喷施750倍兑水液
  剂型:95%多效唑原药、1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5%多效唑悬浮剂

  1.水稻 在长秧龄的秧田,于秧苗1叶1心期,用10%可湿性粉剂300g/667m2,对水50L喷雾,可控制秧苗高度,培育分蘖多、发根力强的壮秧。在插秧后,于穗分化期,用10%可湿性粉剂180g/667m2,对水50~60L喷雾,可改进株型,使之矮化,减轻倒伏。
  2.果树 苹果、梨、桃、樱桃树上应用效果显著,可用于土壤处理、涂树干和叶面喷雾。以土壤处理效果最好。土壤处理以每立方米树冠用10%可湿性粉剂10~15g,以类似环状施肥沟形式,宽30cm,深20cm,以露根而不伤根为原则,将药撒人沟内,覆土。施药前和施药后浇水,保持土壤湿度。用15%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涂干。用15%可湿性粉剂75~150倍液叶面喷雾,用于幼树,可使树冠矮化、紧凑,早开花结果;用于成年树,能抑制新梢生长,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3.大豆、油菜苗、棉花、花卉、小麦 大豆始花期整株喷洒1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有矮化大豆株高,促进分枝和增产作用。在油菜苗2叶1心至3叶1心时喷洒1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有防止高脚苗和防冻作用。在棉花育苗上应用可防止高脚苗和冻害的发生。在花卉上应用,可使株型挺拔.姿势优美。在小麦上应用,能增加分蘖,抗倒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