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自由的年代,为何安徽8名学生放弃上清华北大引人热议?

如题所述

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学生上清华北大是最好的,考上清华北大就一定要去读。而这次知道8名同学不去读清华北大打破了人们的认知,所以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且他们都是出于同一学校,所以很多人就非常关注这件事情。







即这8人虽然都过了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但熟悉高考录取程序的人都知道,是否过线和最后能不能录取,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过线意味着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比如新闻中“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的张金宇,虽然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但他之所以最后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是因为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在安徽只招五名学生,以他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其他专业自己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即便如此,还是要为8位学子的举动点赞。一是为他们清醒的理智,没有为好成绩冲昏头脑,没有非清华北大不上的执拗;二是为他们把专业放在第一位,不因盲目傍名牌而屈从内心选择的坚定。清华北大是高校象牙塔的塔尖,但也不是每个专业都在国内最强,与其选择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宁肯选择一个排名略输清华北大,但专业并不差的高校。比如偏爱数学的袁梓琪,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数学专业。对于最8名优秀学子来说,兴趣是更好的大学。








这是志向该有的样子,这是青年人正确的选择。但有志向,不上清华北大又何妨。但是这个还是违背了人们的认知所以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9
名校只能教人知识,却不能教人智慧,名校只能培养出搞科研、搞技术、适合独挡一面、单打独斗的人,在父辈人看来,开智慧远比获过得知识要重要,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就适合当领导,想以后在社会上做事业的人说实话不一定要上名校,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今天为什么中国科学家拿不了诺贝尔科技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适合在社会上出来做事情的人在搞科研,本来适合搞科研的人跑到社会上表现,所以才把社会搞的这么乱,我们一直以来把勤奋的人当做天才,当作科学家,其实科学家到最后比的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这也是在高端、精端领域中国科学家拿不到诺奖的原因之一,所以学习好的人不一定就适合继续深造读书,我们知道名校能培养出优秀的知识分子,却培养不出有智慧的人,而搞管理、当领导都是需要有智慧的人,如果你是后者那跟上不上明校没太大关系,其实很坦诚的讲:人生真正的履历不是在学校写的,而是在社会上,而且大学会影响你,但绝对不会影响你一辈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2个回答  2019-08-19
因为清华北大是整个学校所有学生的目标他们做到了,而且放弃了肯定会引起很大的轰动。
第3个回答  2019-08-20
因为少见,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值得热议的地方,清华北大是不错,但就算世界顶级名校也没可能吸引所有学生,所以还是因为少见,加之一次人数稍微多了那么几个,不然只有一人的话,新闻或许会上,但绝不会这么夸张,讲真,过了
第4个回答  2019-08-18
因为清华北大是几乎所有高考生的理想学府,而这8人却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所以人们都会对其产生好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