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弹之父”是谁?

如题所述

邓稼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组织者、设计者和研制者,人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祖籍安徽,生于北平清华园,毕业于北平崇德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8年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58年担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主任,肩负起研制原子弹的伟大历史使命。“文革”期间受到“四人帮”的迫害。1986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

邓稼先的幼儿时代是在清华园度过的。其父邓以蛰教授是留美归国人员,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教授私交甚好,两家同居于清华园西院。父辈间良好的关系也影响到了杨振宁和邓稼先之间的感情。杨振宁仅比邓稼先大两岁,他们同在一所小学、中学读书,只是相差两个年级。杨振宁天资聪颖,才思敏捷;邓稼先则聪明中透着沉稳,为人厚道。他们常常在课余时间一起复习功课,一起游玩,一起海阔天空地闲聊。两个人的成才经历也出奇的相似。抗战期间两人先后进了西南联大,后来又在美国相见,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办好一切手续,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返回祖国。他重回祖国参加建设的心情太急切了,竟没来得及向杨振宁辞别。他相信还会有和杨振宁再谈天说地的机会,谁知这一别竟是21年!

从美国回来后,邓稼先在钱三强、王淦昌领导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邓稼先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很快就显示了出来。他多次发表优秀论文,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1956年,邓稼先得到组织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党对他回国后工作成就和思想素养的充分肯定。1958年春天,他接到组织通知,奉命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从此以后,邓稼先的名字就从公开场合和报纸、杂志等多种出版物上消失了。亲朋好友甚至连他的妻子许鹿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儿,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任何人都不得接近。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终于使原子弹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上升了起来。这时已经是1964年10月了。此时邓稼先已经离别妻子和其他亲朋好友长达六年之久了。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原子弹的试爆成功凝聚着他六年的心血。

邓稼先的岳父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许德珩老人。当他听到我国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后十分兴奋。有一次,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严济慈来拜访他,他对严老说:

“咱们中国人自己能够造出原子弹了。这下美国佬再也不敢欺负咱们了。你知道是谁造出来的吗?这个人真了不起。”

“这个问题嘛,你以后去问你的女婿好了。”知道实情的严老用手拍着他哈哈大笑起来。许德珩老人似乎忽然领悟出了这话的意思,也跟着朗声大笑起来。

1971年,邓稼先儿时的伙伴杨振宁从美国回来,提出要见这位21年没见的老朋友,可是当时的邓稼先正受到“四人帮”的迫害,被秘密囚禁在西北某地。杨振宁提出要见邓稼先,周总理才知道了邓稼先的危险处境,马上叫人把他接回北京。在首都机场,两位儿时的伙伴终于又见面了,然而此时此地,他们竟相见无语。

杨振宁一直想打听我国原子弹试爆方面的问题。可是,他知道这样机密的事情邓稼先是不会对他说的。于是,杨振宁准备从侧面来问。去上海前,在首都机场,杨振宁问邓稼先:“据说中国试验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着搞的。这消息是否确切?”

这个问题使邓稼先犯了难。如果说自己不知道,等于是欺骗朋友;如果否认,不等于说明承认自己参与了原子弹试验工作吗?他仔细想了想,决定来个缓兵之计,对杨振宁说:“你先上飞机吧,我以后再告诉你。”

在杨振宁到达上海后,邓稼先把这个问题向上级做了报告。最后周总理亲自做了指示:“一定要让邓稼先如实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邓稼先得到总理的亲自批示后,连夜给杨振宁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了具体内情,并派人立刻送到上海,转交杨振宁。当杨振宁接到信,知道实情,竟百感交集,热泪滚滚而下。

中美建交后,杨振宁每次来华,都要与邓稼先会面,畅谈友情、学术理论和中国科学的发展。邓稼先身患绝症,杨振宁得到信息,特地从美国赶回来到医院看望他,并送了一束极大的鲜花。

邓稼先在临终前对夫人和同事们说:“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都已经试爆成功,我已经死不足惜了。”

邓稼先逝世后,国防部长亲自在他的追悼会上致悼词。自此,广大中国人才知道,这位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极其荣耀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辛勤耕耘了三十多年,邓稼先的名字这才为世界所熟悉。

由于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党和政府决定授予他“两弹元勋”的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为中国首次核试验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当中,究竟谁是中国的原子弹之父?
朱光亚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科学技术计划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亲自主持起草《原子弹装置的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关键性的部署,对当时中国原子弹的研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彭恒武是造诣颇深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
王淦昌是中国原子弹实验物理工作的开拓者和指挥者,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荷电负超子——反西格马负超子。
郭永怀是举世闻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他指导并组织进行了空气动力学、核武器环境试验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保证了核武器最后试验的成功。
程开甲是核爆炸试验测试的卓越领导者,他带领新疆核试验基地研究所记录下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97%的数据。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攻关的组织领导者,对原子弹中的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运输等主要理论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陈能宽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组织领导者。
周光召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攻克了原子弹理论设计等诸多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因此,中国的原子弹之父,不是某一个科学家,而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群体。
第2个回答  2019-07-24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钱学森)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
1937年,钱三强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进修镭学,
从此开始了核物理研究的艰难跋涉。1946年至1947年间
他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在中子打击下铀核的三分裂的现象。此
后河泽慧又第一个发现了四分裂现象,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该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1948年钱三强回
国后,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及我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的组建工
作。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我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发展,钱三
强都作出了卓越的贡越,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第3个回答  2020-09-10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两弹一星”——邓稼先
第4个回答  2020-02-03

中国的原子弹之父是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