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外公外婆等人都是非常有名的人,为什么他的家族出了这么多有名的人?

如题所述

当然是因为他们家的家教比较好,整体家风好,所以他的家族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名人。

高晓松,祖籍是浙江杭州人,是一个音乐人、导演、主持人等。一首《同桌的你》让大家认识到高晓松,到了后来的《晓松说》让大众了解他。高晓松曾经是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但是后来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

我们先来看看高晓松的家里人的成就,高晓松的爷爷是清华大学原校长;外公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外婆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舅舅是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张克群;父亲清华大学教授。

高晓松的爸爸、爷爷、妈妈、姥爷、姥姥、舅舅都是在学术界非常厉害的人物,可以很肯定的说高晓松是出生在了一个有名的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出才子的缘由就是人家的家教比较好,比我们普通人的家教是要好的好。这也是为什么普通家庭里是很难出现非常有名才子的缘由。

高晓松曾经说过对与家教的一些看法,他说“我们总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大将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陪他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我认为男孩应该有真才实学,并且我会告诉他社会的现实。而女孩应该纯良一点。”;“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最需要最实用的教育是:如何在没能成功的人生里随遇而安。”。

看到高晓松的教育看法,应该就知道为什么他的家庭里会出现这么多的名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0

因为家风家训的影响,再加上门当户对的婚姻,优越的家庭强强联合,自然会培养出优越的下一代。高晓松的外公外婆都不是一般人,他的父母也都是清华大学的同学,圈子就跟我们普通人不一样,能提供的资源自然也比普通人要好得多。

高晓松可以说是娱乐圈的一朵的奇葩,这里的奇葩是褒义。他是以音乐人的身份出名的,后来又做节目平稳、主持人,还拍电影,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学霸,因为他在进北京电影学院读导演系之前,是从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退的学。清华大学,可是多少莘莘学子一辈子都触及不到的学府,人家考上了却任性退学。

高晓松能成为学霸,跟他的家庭环境离不开关系。他从小就是在清华园里长大的,起跑线就跟别人不一样。据了解,他的父亲和舅舅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母亲也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而更厉害的是他的外公和外婆。

 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创办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外舅公施今墨也是有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和改革家。在那个年代,能有这般成就的,绝对都不是一般人。另外有传言说高晓松爷爷是中国电机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但高晓松自己否认了,不过应该也是厉害的人物。

第2个回答  2019-09-10
我觉得是个环境问题。书香门第的氛围造就人才。譬如说我姑母家,姑父姑母都是大学教授,都八十几岁了。九十年代时家里地方不大,两室一厅,两个孩子一人一间。四个书桌就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大人的书桌只能放在厅里,兼作饭桌。每天新闻联播是必看的,然后就各自看书。家里比较杂乱,到处都是书。我难得去住一个暑假。本来在家看电视看得昏天黑地,到了那里只得看书做作业。一开始烦得吵着要回家,看来没希望之后也只能静下心来。渐渐地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天天早起散步,上午是做作业时间。简单的午饭之后午睡一小时。之后和哥哥姐姐去大学游泳馆游泳,回来看书,帮姑母做晚饭。晚饭后看新闻联播,讨论今天看书心得,继续看书,十点睡觉。那个暑假我把红楼梦磕磕绊绊地都看完了呀!那是我唯一一个不用开学前赶作业的暑假。哥哥姐姐仍旧皮肤雪白,我从黑得发亮转到小麦色。家里沉静阴凉,开门进去就闻到一股书页的味道。以至我长大后对图书馆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哥哥姐姐长大后都很出色,我差远了,但是爱阅读就是从那个暑假开始的。
第3个回答  2019-10-18
过去江浙人书香门第都以科举为生,婚姻都找门当户对,我爷爷告诉我民国考过全国第一,在清华时算不笨的,但也不聪明,就是记忆力好,能把英文词典背下来,他说,真有聪明的啊,记忆力好那都不叫聪明。刚解放时还让他当铁道部总工,后来他不当了,有比他厉害的,这就是钱学森的疑惑,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民国时的知识分子。很多都是靠胡说当上这个那个的,没有严格的制度把搞歪门邪道拒之门外
第4个回答  2019-09-09
在中国是一个关系网络紧密的社会,他的父母已经把基础打好,高晓松从小就能接触到不一样的教育,不一样的人,再加上高晓松也有天赋,很容易出名的,像普通的家庭再有天赋,也很难混到他这种地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