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顶撞家长,应该怎么教育?

如题所述

人生的路上总是荆棘丛丛,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会担心孩子未来不够坚强,不能从容面对生活的各种障碍,于是我们会有意识的制造些“麻烦”,让孩子去历练,可是错误的抗挫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强大内心,更会让孩子进入误区...

3种错误的抗挫教育

1

认为孩子经受的挫折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会在孩子成长中故意制造一些麻烦,来提高孩子抗挫的能力。其实我们都“误会”了挫折。

在心理学上: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过多的挫折,就是过多的消极状态。过多的消极状态只会让孩子对生活没有热情,做事缺乏激情,失去信心,变得十分自卑和脆弱。

2

只有大麻烦才是挫折

很多父母都认为只有人生中的大麻烦才是挫折,而忽略了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无法克服而焦头烂额时,对于父母来说可能认为“不就一道题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挫折,因为他们是有主观感受的,对于他们来说,解决不了难题和你认为的人生大麻烦困难度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就去否定孩子的挫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感觉自己很没用:“爸爸妈妈都认为简单的事情怎么对我来说就那么难?”孩子会越来越不自信,否定自我价值。

3

孩子不哭就是教育有方

有的家长认为当孩子遇到挫折不哭时就是“抗挫能力强”。殊不知不哭泣的孩子只是把委屈、难过放在心里。而这些情绪得不到排解、发泄,只会在心里越积越深,将来就会变得不自信、胆小,懦弱,甚至有些迷茫。

优优和果果成长的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挫折,但他们坚强乐观,从不惧怕挫折。其实在孩子面对挫折时,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可以正确认识挫折,可以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这才是我们对孩子教育的关键。

那么如何让孩子积极面对挫折?

1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痛哭,作为家长我们要先让孩子发泄出自己的情绪,然后在孩子平静后,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你很难过,是的,妈妈小时候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很难过,就跟你现在一样。”

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产生情感共振,让孩子知道,原来自己难过是正常的。

2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平静后,我们要问孩子:“为什么难过呢?”

“是因为遇到了困难。”

“那么困难是什么呢?”

“是没有解开习题”

“那为什么不能解开呢?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听懂呢,还是你上课的时候走神了。”

让孩子意识到其实他所谓的困难不是一件解无可解的事情,顺腾摸瓜,找到困难的根源,让他发现“哦,原来我遇到这个困难,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造成的。”并不是我多笨或者困难是多大。

3

帮助孩子找到解决挫折的办法

优优小学刚正式学英语的时候,总是背不会单词。很多单词,刚背会就忘记了。她很苦恼,我知道后,就帮助她把单词拆分,再从课文里找到有趣的句子帮助她记忆,并在早晨的黄金时间里跟她一起预习、复习。慢慢的孩子自己掌握了诀窍,记起单词来小菜一碟。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客服困难,孩子的内心才会不再惧怕困难。

人生难免有高低起伏,困难波折,未来真正给孩子造成阻碍的并不是眼下的挫折和困难,而是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心境,乐观积极的心态始终可以帮助孩子化解困难,笑对人生,还能把每一次的困难变成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变成自己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认清挫折的本质,帮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才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1.家长应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鼓励他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孩子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娇惯孩子,助长孩子的任性毛病。还应注意的是:父母必须一致。

  2.在孩子任性时,父母要善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开,以转移他的任性。例如,孩子进入超市,吵着要买糖果,看见气球,又闹着要气球。此时,父母可设法让孩子去观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气球。

  3.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可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到,他的哭闹吓唬不了谁,让他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强,父母可适当给他一个“台阶”,帮他“收场”,然后再通过“拥抱——对视——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拥抱可使孩子感受到,虽然他做了错事,父母还是爱他的,使孩子对父母不产生抵触情绪。对视,可让孩子从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对他任性的不喜欢。谈话要简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今后该怎么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5-01
倾听很重要! 主要还在于你的引导。我感觉对孩子的教育, 首先是爱的教育,只有懂得爱的接受和付出的孩子,才是有希望的孩子。 其次是生活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其中有一章就是专门介绍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你若感兴趣可以看看: 再次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我儿子9周岁,三年级,他目前每天写电子日记,他口述,我来打,我要的是安静的倾听,他就是把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说出来,这样,一个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习环境的美好,二个是可以及时的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有根据的引导。是很好的交流方法。 很多教育貌似复杂,就是说到底就是一个用心的问题,用心血,用智慧去做,孩子的教育其实很简单! 祝福你们! 我想再给你介绍一下,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家长要拥有很好的心态,这个心态最难得,我看过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都很不错,如果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可以看看窗边的小豆豆,很多场景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可以补充,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第3个回答  2014-04-30
1.家长应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为界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并鼓励他坚持执行。不能总跟孩子说:“就今天这一次啦”,“下不为例啦”。对孩子超越行为界限的事,决不能迁就,否则只会娇惯孩子,助长孩子的任性毛病。还应注意的是:父母必须一致。 2.在孩子任性时,父母要善于把孩子的兴趣引开,以转移他的任性。例如,孩子进入超市,吵着要买糖果,看见气球,又闹着要气球。此时,父母可设法让孩子去观察某一事物,使他忘掉刚才哭喊着要的糖果、气球。 3.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当孩子哭闹时,父母可采取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到,他的哭闹吓唬不了谁,让他渐渐安静下来。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强,父母可适当给他一个“台阶”,帮他“收场”,然后再通过“拥抱——对视——谈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拥抱可使孩子感受到,虽然他做了错事,父母还是爱他的,使孩子对父母不产生抵触情绪。对视,可让孩子从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和对他任性的不喜欢。谈话要简短明了,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今后该怎么做。
第4个回答  2014-05-0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他营造一个文明的环境, 多讲些美德故事,用故事的角色,来给孩子做启示 明确告诉孩子他的做法是不礼貌,和让妈妈不高兴的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反抗表现其实是心理情绪反应,蹲下来,以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理,并教他用正确的方式表达,也给孩子多一些的发泄方法,比如撕纸,画画,或捶打枕头等等
相似回答